熱門:

2021年10月16日

周榮佳 保險解碼

港人保障未足 壽險市場巨大

香港保險市場已發展數十年,滲透率相當高,於是就給人一個錯覺,以為所有香港人都已經買了保險,市場增長潛力已經不高。

近十多年由於有大量內地人來港買保險,本港保險業步入了井噴式增長,但當疫情爆發後,因封關內地人不便來港投保,有些人就覺得香港保險業已經「玩完」。

但實情是,香港保險市場仍未飽和。早前保監局公布了首份《保障缺口「身故風險」研究》,於2020年,雖然香港壽險業務(包括內地訪港旅客貢獻的保險費)的保險密度(人均保費)及滲透率(保費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高踞全球首位,但港人仍然存在保障缺口,意味保障還未足夠,有加大的需要。

身故風險保障缺口是家庭經濟支柱如果不幸早逝,其家庭或受養人將承受的經濟和生活影響。調查顯示,香港身故風險保障缺口達6.9萬億元,相當於每名勞動人口190萬元或平均年薪5.7倍。

參考其他國家數據,新加坡保障缺口約4.7萬億元,內地約320萬億元。缺口愈大,代表壽險保障額愈是不足。可以看到,內地由於壽險市場發展不久,缺口大也屬正常,但與新加坡相比,香港人的保障額仍然有提升空間。

低估未來所需開支

或者會有人奇怪,既然香港的保險滲透率很高,2019年壽險保費達5110億元,以總保費計屬全球第十一大壽險市場,2020年的壽險保險密度及滲透率為全球首位,為何仍然會有缺口出現?這是因為香港人一來低估了未來的所需開支,二來保單主要側重於帶儲蓄或投資成份的保障產品,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身故風險保障,導致保障風險缺口的出現。

保障需要一般由4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受養人將來的醫療開支,受養子女日後教育開支,未來的家庭開支,以及目前負債水平,把這4項加起來扣除本身可用的資產,包括儲蓄及投資、退休計劃的相關資產及壽險保障額,便是身故風險保障缺口。

不同階段需求各異

保監局報告顯示,2019年香港全部勞動人口的保障需要總額估計超過17.6萬億元,但他們身故後可動用的資產僅10.7萬億元,其中儲蓄及投資佔約4.7萬億元,壽險保障佔4.4萬億元,退休計劃相關資產最少僅得1.6萬億元。可以看到,如果港人要填補上述6.9萬億元的缺口,除了可以從壽險保障額着手,還有就是加大退休保障。

當然,身故風險保障缺口會因個人家庭狀況及經濟收入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單身及沒有家庭負擔的年輕人,或是已經退休、毋須再供樓的人士,保障缺口會較小。另外,不同人生階段,例如結婚、生育、置業等,對保障缺口也會產生變化。所以要不時檢討自己的財務需要。

然而,很多香港人買了保險之後,就一直以為自己已經有保障,完全沒有理會個人家庭及經濟狀況變化。例如年輕時買了一份數十萬元人壽保額的保單,到今日已結婚、育有子女,並要供養已退休的父母,保障需要大大提升,但卻一直未有加大人壽保額,當遇上不幸,家人就很容易會失預算。

此報告帶出了兩個訊息,第一個是定期審視保障需要的重要性,要適時加大壽險保障。另一點就是保險是一個長做長有的市場,就算沒有了內地市場,單是香港人也不愁生意。

www.wavechow.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