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9日
傳統智慧有云「不浪費則不匱乏」,成行成市的超市及餐飲連鎖店雖為消費者帶來方便,但若銷售不似預期,即將過期的食物往往被送往堆填區。本地環保初創Breer提倡減少剩食,通過手機應用程式回收餐廳和商戶賣不完的麵包和薄餅,再釀製成啤酒。過去一年,Breer以1000公斤剩餘麵包生產了超過6000公升啤酒,剛推出全球首款以回收薄餅釀製的啤酒,迅即售罄。
在印度出生、香港成長的Breer行政總裁布思家(Anushka Purohit),憶述10歲生日時父母帶她到連鎖咖啡店慶祝,看見大量未售出的麵包被棄置,甚感詫異。長大後在香港科技大學主修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再次關注剩食問題。
千斤麵包產6000升酒
布思家發現麵包與啤酒部分成份相若,例如水、澱粉、酵母等等,可以取代釀製啤酒的其中一項材料大麥(barley),只要加入熱水製成麥汁,再添啤酒花發酵便成為含有酒精的啤酒。她遂與三名科大同學創辦Breer,冀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手工啤酒品牌,把剩食「升級再造」(Upcycling)。
Breer成立義工隊(Bread Runner)向商戶收集剩餘麵包,並通過手機應用程式,實時發布麵包收集情況;又與本地啤酒廠合作,釀製拉格啤酒(lager)和愛爾淡啤酒(pale ale),每瓶大約要用20克麵包。過去一年,Breer為全港麵包店及餐廳「升級再造」了1000公斤麵包,生產超過6000公升啤酒。
小題:網上銷售 冀完善生態系統
該公司開設了網購平台銷售手工啤酒,零售價格約30港元,並計劃生產桶裝啤酒供貨給酒吧售賣。展望未來,團隊不打算局限於回收麵包,希望拓展香港以外的市場。布思家謂:「我們成立了Breer的母公司The Able Company (TAC),目標是建立更全面的『升級再造』生態系統,例如用水果皮製造梳打水、以壞了的奶製造商品、用再造咖啡粉及賣不出的穀物,釀製不同類型的啤酒等。」TAC剛推出Breer的延伸產品Base,屬全球第一枝以薄餅批底釀製的啤酒,甚受市場歡迎。
長遠而言,團隊希望將此升級再造方案出口至其他經濟體,目前已有馬來西亞和英國的公司表示有興趣合作,「我們目前要兼顧學業,希望在不久將來生意可以起飛。」布思家坦言,踏上創業之路純屬意外,「我們從來沒有計劃大展拳腳,只是和一班好朋友一起做喜歡的事,並為我們視之為家的城市(香港)帶來一點轉變。」
Breer今年參與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創業快綫」初創企業培育計劃,憑着環保營商理念,榮獲「社會影響大獎」,藉此建立人脈及開拓海外市場,包括英國和馬來西亞。布思家說:「『創業快綫』給予我們機會,與想法相近的人建立網絡,從中汲取他們的成功經驗 。」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0天免費閱讀】非農數據遜預期 美元升勢稍緩 |
上一篇: | 內地家族辦公室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