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4日
各位「巴打」,港交所(00388)去年11月底發出諮詢文件,建議對主板上市門檻的盈利要求「加辣」,分別提出「小辣」上升1.5倍和「大辣」調高2倍的版本。「高仁指點」話你知,大部分業界都認為食太辣會太過傷身,港交所順從民意定案炮製「小小辣」的「新品」,預料業界及新上市公司會較容易適應。
施友化:譚仔近年來不時推出不同辣度嘅「新品」,確實為一眾「粉絲們」帶來唔少驚喜。
戴孤劃:(居然用廣東話)高兄,咁港交所之前建議推出「大辣」和「小辣」嘅事件發展係點呀?
高 仁:哈哈!由於有高達83%嘅「巴打」希望唔好太辣,港交所最終決定將辣度調整至「小小辣」,並於明年1月1日正式「上市」(生效)。
施友化:從數字上來看,港交所拍板調高主板上市門檻嘅盈利要求,相比之前建議3年盈利總和調升1.5倍和2倍,到「小辣」嘅1.25億及「大辣」嘅1.5億元,最後決定修改到60%嘅加幅,相當於3年盈利總和要求為8000萬元,無疑係屬於「小小辣」嘅。
高 仁:按照現行盈利準則,前兩個財政年度累計最低盈利3000萬元,最近一個年度2000萬元,盈利分布為60%比40%。但根據新訂盈利規定,前兩個年度合計盈利提高至最少4500萬元,最近一個年度盈利上調到不少於3500萬元,即係盈利分布改為56%比44%【表】。
戴孤劃:換言之,上市公司盈利波動性應不太大吧!
高 仁:點止呀!新上市公司嘅估值可能會變得更加合理。以剛好符合最低盈利要求嘅上市申請人為例,原先按最低市值要求計嘅引伸歷史市盈率為25倍,修例生效後將會下降至大約14.3倍,與1994年至2020年間恒生指數嘅平均市盈率一致。
施友化:對於新規定,港交所表明會就每個case靈活處理,只要上市申請人符合調高後盈利總和要求嘅8000萬元,預期會按情況對個別申請人不用符合盈利分布授予寬限。
戴孤劃:施兄,這個可以多說一點嗎?
施友化:No problem,戴Sir。一般而言,港交所會評估上市申請人的業務性質,以及其未能符合盈利分布要求嘅理由,例如公司尚處於增長階段,或者業務受疫情和經濟衰退重創等。港交所會嚴格審視其上市文件是否需要包括盈利預測,以讓投資者對公司狀況及前景作出知情決定。港交所亦會在適當時對有關公司施加其他條件,譬如詢問其招股價是如何參照book-building(簿記建檔)過程而釐定。
高 仁:各位「巴打」,港交所就主板上市門檻推出「小小辣」版本,估計係唔希望大幅剝奪中小企在本港上市機會,相信新訂最低盈利要求會比較容易適應。
本欄逢周一刊出
如想與高仁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港股9月現大陰燭 不利10月 |
上一篇: | 能源荒考驗經濟 油銅後向定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