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1日
很多小朋友都夢想過當太空人,小時候我也很喜歡太空船的模型及與宇宙有關的事物。我想至少大部分人也曾愛看《星球大戰》系列的電影吧。中學時鄰座同學表示想做天體物理學家,我當時以為他不過是想自誇一下,後來他真的跑到外地取得天體物理博士學位,我也不得不心服口服。只是當時香港讓他發揮的機會似乎不多,所以教了幾年書後,結果他還是投身金融界。
到今時今日,無論是天體物理,又或是火箭工程的發燒友,機會已經肯定愈來愈多。上星期看「『時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話天宮」的直播,3名身在天宮空間站執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實時與香港學生展開「天地對話」,首先看到了通訊科技的發達,與距離地面逾300公里的天宮空間站對話,時延也只是兩、三秒。
有些意想不到的是,其中一名主持,帶有外籍血統的郭風乘(Marco Lewis Clark)的普通話竟然如此流利,而且和專業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主持一起當大會司儀也毫不怯場,更難得的是他正是主修航空航天工程的科大本科生,可說是這場座談會司儀的最合適人選。
科大設太空工程學科
事實上,科大和宇宙研究及航天一直有淵源。15年前已故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訪港,我當時就到過科大採訪他有關宇宙起源的公開講座,以及專訪過他的女兒Lucy。八年前,科大已把機械工程學系改為「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讓學生有機會和太空及航天更加接近,學習更多有關空氣動力學及飛行器設計等知識。
與科大工作的朋友談起上星期的天宮對話,她說,現時科大的航空航天工程主要專注綠色航空及新飛行器的教學與研究。如何採用更輕身及硬淨的物料,及減少能量消耗及碳排放,可持續地開展航天工程,都是讓航天技術進一步發展與普及的重要科技知識。朋友認為,其實在科大讀工程,只要對航空和航天有興趣,無論修讀的是什麼主修科,都總可以選上一兩個和航天有關的單元去讀。
要實現航天夢,除了有書可讀外,還要有機會學以致用。香港暫時有關太空及航天的工作機會好像還不多,但聽說也有畢業生成功找到衞星公司及飛機工程公司等工作。當然大學有責任比時代先走一步,或早點看到更廣闊的願景。不能只是因應現今香港社會的需要才提供「職業訓練」,開辦熱門學科,而是應該放眼世界,配合國家發展,追求改善人類生活幸福的智慧。
隨着國家近年投入大量資源,大力發展航天事業,熱愛航天航空工程或想從事有關工作的機會必定愈來愈多。再加上科大的廣州校園明年啟用,相關的交流和研究發展機會也必定更多,範圍亦更廣闊。在地理位置上,香港已經可以受惠於大灣區的航空航天工業了。
科技發展幾何級邁進
如果數學成績好一點,其實和別人說自己是讀航天工程或是研究火箭的,我覺得都是一件相當有型的事。就算畢業後不從事航天事業,所學的知識相信也可以應用於通訊、物料、無人駕駛、建築及智能城市建設上,當然金融界仍然很喜歡Rocket Scientists。
這次和天宮空間站的天地對話也許正是一個重要里程碑,為有機會選讀航天航空工程的學生開啟了另一道重要的大門,讓香港和航天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將來必定有更多香港學生能參與國家的月球和火星等計劃,為未來人類更快和更方便地穿梭太空作出貢獻。
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主任邱惠和教授提出,有心修讀航天工程的年輕人必須要有想上太空的夢想。雖然現時能上太空的人只是極少數,但今天的太空科技發展是幾何級數地向前邁進的,說不定可見將來上太空已經不是這樣遙不可及,甚至修讀航天工程的學生有機會上太空實習也說不定呢。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0天免費閱讀】美元反彈乏力 金價乘勢走穩 |
上一篇: | 比特幣上落大源於槓桿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