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8月24日

陸文 談股論策

超賣反彈難持久 內外交煎何太急

港股8月中旬至今最多累挫逾2200點,個股上周呈短暫恐慌性拋售急瀉後,踏入本周出現明顯超賣反彈,一方面具爭議的《反外國制裁法》暫未納入《基本法》,消除短暫可能引發的不確定性衝擊;另一方面本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舉行,在疫情反彈下有望帶出偏鴿訊息,令資金不至於加速流走。不過,從死亡交叉訊號出現來看,且內地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待消,中線入市部署似言之尚早。

近期不少專家提出跌市帶來撈底機會,予人有一廂情願的感覺,資金持續在中港股市尋找避風塘的思維未變。

疫情拖慢央行退市步伐

目前最具爭議性的市場話題,離不開美國逐步撤出超寬鬆貨幣政策,最快年底前開始落實減少買債計劃,而正值通脹高企,要留意會否導致美國加息及美滙強勢,影響全球股市出現震盪。上周發布的7月份聯儲局議息會議紀錄提到,年內縮減資產購買計劃屬恰當做法,有關說法一度引發港股以至美股明顯回吐,而市場關注「收水」前景,對短期市況具啟示性。本周四的全球央行年會,市場對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對減少買債表態與否的敏感度大幅提升,估計足以令未來兩三天市況較為反覆。

不過,參考最新經濟數據及具指導性的指標,加速退市減少買債的機會看來不高。美國7月份CPI按月升0.3%,已從高位回順,似符合聯儲局有關通脹加劇僅屬短暫性的說法,稍後通脹會逐步降溫,這現象與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價格明顯回吐一致,國際油價亦已跌至每桶60美元水平,這可歸因於變種病毒正在全球不少地區加速擴散。

歐美主要國家正採取「與疫共存」的政策,各類球賽及大型集會逐步恢復開放,旅遊氣泡亦加速互通等,但疫苗保護力卻有所下降,亞洲大部分地區疫情爆發,澳洲、紐西蘭相繼封城,英美確診人數創年內高位。雖然情況未導致全面封關拖累經濟消費大倒退,但可肯定會拖經濟復甦的後腿,影響所及,美國以至各國勢將持續以放水穩定經濟。

事實上,中國上月已降準,反映適度維持量寬方向未變,在美國通脹未見惡化下,估計美滙在93水平反覆機會較大。

內地政策風險待消

一旦市場確立下半年退市未有足夠理據,高企的美股持續尋頂的可能性不低,只是目前市寬過窄,少數強勢股短期起伏已足以令市況有較大波動。中港股市年內早已與美股脫鈎,反映中美政經取態有別,經濟周期亦存在差異。內地正加強各主要產業監管,優化調控,防止無序擴張,最新重點在「共同富裕」上,由先富起來的企業回報社會,包括面對加稅等,科網產業的估值因此有所下降,目前以外資為主的投資者信心有待恢復。

外資在7月才開始明顯減持港股,估計最快要到年底才有望大舉回流,一切視乎港股估值回調後的吸引力,尤其須待中央對各產業的整頓監控完成並有一套可預測的營運模式,再視乎中美期內博弈的最新形勢,港股才能一如預期步入筆者評估的10年周期論,視10年內「2、3」年期為中線升浪的入市良機,即由2022年、2023年開始可望有幾年的投資好日子。

死亡交叉乍現有彈無升

港股近月兩度失守25000點心理支持區,上周曾微破上次低位24748點,技術走勢未能出現小型黃金交叉(10天線升穿20天線);反之出現死亡交叉,即50天線跌穿250天線,根據早前統計,未來約10個交易日內若50天線未能重返250天線之上,便顯示該向淡訊號並非「誤鳴」,未來一段日子投資者宜趁每次反彈減持,持盈保泰為上策。此外,短線RSI走勢自7月份開始步入25至50的弱勢橫行格局,若未能有大成交配合升越50以上,弱勢將持續,無疑近日RSI已回落至30的略為超賣水平,但7月份以來跌市成交大、升市交投縮減的疲弱走勢來看,加上其他主要技術指標均偏淡,恒生科技指數更錄得登場以來新低,恒指中短線暫難看好,短線25600點為反彈上限,回試24000點附近才是超賣博反彈的水平,可多留意近期跌市偏強的個股,在大市惡性拋售下帶來吸納機會。

在市況有彈難升的格局下,投資者應如何部署?短線北水流向具參考價值,部分近年成外資寵兒的基金股受制於外資減持,跑輸大市機會不低。事實上,港股正受中外博弈拖累,內地有產業政策風險,外有資金撤走的困局,與過往扮演中外投資橋樑、左右逢源截然不同。

因此,資金勢將流入政策風險較低甚至整體獲政策扶持的產業板塊,但要承受北水短線起伏大的風險,急進勇退是常態。

市況反覆宜短勿長

目前在內地維穩大前提下,具政策扶持的潔淨能源、汽車、電力、體育、旅遊、基建、內銀內險和證券,以及反映全球經濟活動盛衰的周期性行業,包括航運、石油石化及大宗商品等,均成為短期資金適時炒作的板塊,相關產業龍頭股是吸納對象,可在本欄過往的推介相關產業股份中尋寶即可,但緊記逐浪炒作宜短勿長,相信後市不時有較大回調,帶來吸納良機吧!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