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8月23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從港美股市際遇看機會如何「跌」出來

8月22日,周日。很久沒與「運籌制勝」欄主方立祺隔空交流了,周末讀方兄大作〈搶奪定價權vs迷失20年〉,重點雖是探討中美科網巨企何以走勢背馳,惟當中有幾句話,放諸任何投資領域皆值得深思:機會是跌出來的,風險則是升出來的……資金貪婪,當價位相對價值足夠地低,有機會春風吹又生。

這有點像賽馬,投注價值取決於基本因素(馬匹實力、評分)跟價位(賠率)是否出現嚴重偏差,從而提供足夠吸引的值博率。股神畢非德戰友芒格(Charlie Munger)也曾以馬寓股,指賭馬應揀贏面五成賠率三倍的賽駒押注,所「秤」者正是價值與價位。類似思維充分解釋了美國馬評家克里斯蒂(Steven Crist)關於普羅馬迷投注模式的評價何以能跨領域傳頌,成為無數價值投資者眼中的經典。

調整打三折都被截糊

問題是,馬匹評分要降至哪個水平、資金要求什麼樣的風險溢價才會展露貪婪本色,似藝術多過科學,既受客觀因素影響,也會隨投注人/投資者面對持續逆境時的心理狀況而變,昔日以「芒格心法」操作已非講那麼容易,今天更是充滿挑戰性。

機會是跌出來的,道理沒錯,但置身中港股市,完全兩番景象。監管風暴摧殘中資科網乃至整體港股人盡皆知,相比之下,美股更值得一談。以指數層面而論,過去10%才算調整,今時今日即使打夠三折,隨時仍會被人多勢眾的BTD(Buy the Dip)兵團截糊,大市回撤不到3個巴仙便唞夠再上。

機會確實是「跌」出來的,但話口未完又破頂,一次如此十次皆然,估值風險從來得不到修正。面對跟港股截然相反的市況,投資者到底該等待更高的值博率出現才重倉美股,抑或隨波逐流,毋懼風險繼續高追?

這其實怪不得美國股民,華爾街上星期重現久違了的波動,眾口一詞歸因聯儲局7月議息紀錄強烈暗示年底收水。然而,不知是否被股市「搖搖欲墜」嚇倒,原本公開支持盡快縮減買債的達拉斯聯儲銀行總裁卡普蘭(Robert Kaplan)突然放話,指Delta變種病毒一旦危及經濟復甦,他願意就修訂立場持開放態度。

決策者有路可捉

猶記得,卡普蘭不久前才聲稱聯儲局快至明年便有條件加息,鷹派恣態較其他決策官員去得更盡,但第一個疑似轉軚的正是此君。在地球的另一端,紐西蘭只錄得一宗新本土確診便不敢加息,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始終對Delta衝擊美國經濟顧左右而言他,捨「繼續觀察」四字不予置評。股民不等鮑公本周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澄清觀點,已急不及待重新入市。決策者彷彿有路可捉,不得不問一句,聯儲局官員究竟真的為收水鋪路,抑或有意無意間向投資者「放水」,創造機會讓他們低吸。

講番中資科網股,不知方兄有否留意,高盛編製的對沖基金貴賓(VIP)籃子,過去六個月跑輸標普500指數多達13個百分點,差距歷來最大【圖】?自2001年面世以來,這個由50隻對沖基金愛股組成的VIP籃子,有60%季度跑贏標指,平均超額回報為63個基點。該籃子近半年落後大市如此遠,與對沖基金遲至第三季初仍持有不少美國上市中概股長倉有莫大關係,當中阿里巴巴(09988)便連續17季位列十大。

賠了夫人又折兵

由此可見,此等人稱「大鱷」的專業投資者,對內地監管來勢洶洶毫無準備,股價傷到入骨才忍痛清倉,反應一點不比散戶快。

再看籃子內五大愛股,無一不是市值最高的美國科技龍頭,跟標指倒模一樣,分別只在倉位更集中、收費更昂貴、組合內短倉更易被Reddit網軍挾淡,救不了表現隨時還左一巴右一巴。

不知對沖基金的高貴客戶有否想過,買標指ETF(SPY),開支比率(收費)區區9個基點,選擇領航(Vanguard)的VOO收費更低,3個基點有交易,何苦賠了夫人又折兵,畀咁多錢人管理仲要輸到離行離列?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