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4日
新冠肺炎爆發已經超過一年,即使已有疫苗,而且部分國家地區接種率非常高,但疫情仍然反覆,因此不少專家都認為疫症不會有完全消失的一天。在這種情況下,不同地區好像採取兩種完全不同的應對方式:堅持清零與放棄清零。若只是短時間措施,所選方式對相關國家地區的影響分別似乎不大。如果是時間長了,可能對全球經濟會有較大的影響。
放棄清零的國家地區會開始互相全面通關,所有經濟需求會釋放。在通關後的初期,市民和商業機構因為曾經歷一段艱難日子,可能會很擔心。但過了一段日子就會放下心頭大石,各行各業會全面復甦,剛剛英國便經歷了這一幕。
英國率先放寬 經濟重現生機
很多人擔憂英國放寬措施後會大爆發,並再次導致大量市民病亡。今年年初,英國疫症爆發時最多人離世的一天便有1359宗,同時錄得39457個新症,而在放寬措施後的7月尾,新症每日平均2萬多宗,但由於疫苗接種率相當高,死亡人數每日平均都只有數十例。
市場也好像反映了這一幕。英鎊兌美元因此也由7月初接近1.39,急跌至放寬措施後兩天的低位約1.36。之後便出現反彈,於7月尾兌率已經回升到1.39附近了。這些數字變化,讓很多人都相信只要有足夠疫苗接種率,放棄清零是可行的,同時會讓相關國家地區經濟重現生機。
相反,堅持清零的國家地區雖然只有零星個案,但要付出嚴格封關檢疫的成本。沒有遊客和面對面的商務交流,餐廳零售娛樂等行業要遵守大量規則,以至生意難做。市民和商業機構也只能死守,但不知道要守到那一天。更重要的是,只要有一宗檢測不到的輸入個案,便可以使到前功盡廢。民眾以為嚴格封關非常成功,防範放鬆,以至疫情有機會因為一宗輸入個案便一發不可收拾。
兩種完全不同的應對方式,似乎最終會使到全球國家地區分成兩大陣營:放棄清零互相通關的國家地區,以及堅持清零但因基於不信任,不和其他相同理念的地方互相通關的國家地區。
堅持清零又不能靠內需的國家地區,將會面對很大壓力,這不只是來自要求做生意甚至只是想生存的商界,一般市民因為要付出前往其他國家地區後,返回時需要隔離的時間成本,而不會選擇外出旅行,無止境地「被困」。
長時間面對這樣的生活,很少人會沒有情緒反應。試想想,如果跟讀者說10年內也不可以旅行,他們會有什麼反應?
另外,當然也沒有放棄清零國家地區的市民會前往堅持清零的地方。外邊的人不想走入城,城內的人想走也走不出來,只看到在外的人可以自由走動。這種壓力可能會導致堅持清零的國家地區,一個又一個加入放棄清零的行列。
現時放棄清零的主要是英國,很大機會跟隨的會是其他歐美國家。而堅持清零的大部分都是在亞洲和大洋洲國家地區。在這個分割後的世界下,會否出現一些新常態呢?
首先,放棄清零地區之間的物流供應鏈會快速恢復。如果商業機構現在要面對生產及銷售分別在堅持清零和放棄清零的國家地區,或許是時間將生產地轉往後者。
物流供應鏈恢復 人才追尋機會
同時,由於放棄清零國家地區的經濟也會復甦,商業機構在解決了物流供應鏈後便能捕捉這個商機。另外,外地人才會從堅持清零的外向型經濟國家地區,流向放棄清零的地方。這個是顯而易見的常態,人才只會追尋機會,這麼多的封關檢疫要求,不同行業要遵守大量規則,機會便會慢慢減少,人才沒有不離開的理由。
最後,疫症對放棄清零國家地區貨幣價值的影響會變得相對較少,因為新冠肺炎已經是日常的一部分。但對於堅持清零的國家地區來說,只要有一宗確診個案而導致大爆發,貨幣價值可以有很大的波幅。商業機構可能也要花時間研究是否需要對沖和怎樣對沖。
當然,上述都假設了病毒即使再次變種,死亡率亦因為疫苗發揮作用而保持低水平。如果再變種病毒令現有疫苗失效,死亡率再次大幅上升,任何事情都可以發生。
我們不能寄望世界可以完全返回疫症爆發前的情況,只可以因應不斷的變化,努力去適應新世界,在崎嶇的路途中迎難而上。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0天免費閱讀】紐元逐步走穩 關注下周議息 |
上一篇: | 聯儲局強刺激續支撐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