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6月11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自動化助推 美國生產力提速

筆者認為宏觀經濟預測變得太政治化,經濟預測師過度着眼於央行及政府的決策,其實政府政策不是主宰經濟長遠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而是人類聰明才智所帶來的改革創新。換言之,科技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

各國央行及政府通常不把納稅人的錢投資於科技,只會製造扶植人才的條件,因此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當年提出讓部分人先富起來,解放國民的經商才能,跟中國隨後崛起不無關係。然而,並非人人歡迎科技進步,在十九世紀反對工業革命的盧德主義者(Luddites)就不滿使用新機器淘汰人手。所以科技可算是雙刃劍,一方面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導致很多人失去生計。

缺勞工迫使加快創新改革

筆者籌辦的策略投資會議(SIC)亦探討科技發展,「科技女股神」方舟投資(Ark Invest)伍德(Cathie Wood)在討論中打頭陣,她以「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technology)為主題。管理學大師克里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在1997年提出「破壞性創新」理論,分析自動化的影響。克里斯滕森認為,創新科技讓小企業得以利用低成本的商業模式,針對大公司忽略的低端消費族群,生產低質但廉價的產品,帶來超出市場預期的消費改變,破壞與現有市場之間的聯繫,對管理良好的公司造成傷害。

伍德在演說時指出,就算美國沒有爆發新冠肺炎,以其人口及經濟增長步伐,也會出現勞工短缺。不過,伍德直言缺乏勞工是好事,可以加快創新改革。她引用萊特定律(Wright's Law)闡釋,航空工程師萊特(Theodore Wright)在1936年提出,在科技不斷進步下,某種產品的累計產量每增加一倍,成本就會下降一個恒定的百分比。

伍德表示,美國生產力開始加速,今年首季產量按年升4.2%,預計全年增長5.2%,足以抵禦通脹壓力,並預計未來美國生產力勢將飆升。她憶述方舟投資在2014年創立時,其團隊分析英國牛津大學在2013年發布的美國勞動人口研究,牛津研究員針對702種美國工種的未來走向,論文標題為〈在未來20年,基於人工智能(AI)等自動化科技的進步,美國47%職位將會流失〉。當時不少人憂慮機械人將搶走人類的工作,牛津的研究更是火上加油。

然而,方舟投資透過萊特定律,再預測該702種美國工種何時實現自動化或機械化,結果發現儘管大量職位將被淘汰,很多失業工人必須接受再培訓,但預期自動化將為美國帶來12萬億美元。所以方舟投資預期到2035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達40萬億美元,而非估計的僅得28萬億美元。

互聯網持續締造新職位

而且新科技也會衍生新工種,伍德解釋,互聯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迅速發展,當時無人預期Uber、Lyft、Airbnb等初創企業將在互聯網時代崛起,並出現零工經濟(gig economy)。伍德相信在未來15至20年間,互聯網將繼續創造新職位,故毋須擔憂自動化取代人力,最重要的是重新培訓失業工人,讓他們適應新環境。

伍德在5月時險些被推下神壇,旗下交易所買賣基金(ETF)ARK Innovation自2月的高位暴跌超過33%,卻仍然增持大數據供應商Palantir的股票。筆者約在兩周前分析方舟投資的投資組合,察覺當中最高信心(highest conviction)的11隻選股股價僅挫11%,看來她未失光環。筆者預計5年後她勢成大贏家,估計其投資組合將跑贏以標普500指數為基準的被動型基金。

美國反主流文化雜誌《全球概覽》(Whole Earth Catalog)創辦人布朗德(Stewart Brand)在1984年留下語帶雙關的名言:「Information wants to be free.(資訊應免費任用)」筆者對此極為贊同,更認為資訊應該與眾分享,可惜迄今部分資訊只在圍內人流傳,局限了資訊的用途。

Palantir共同創辦人朗斯代爾(Joe Lonsdale)目前主理風險投資公司8VC,領導科技企業Addepar及OpenGov。朗斯代爾以「釋放」及結合這類圍內資訊見稱,從中找到無限的機遇。朗斯代爾在SIC的演說以智能企業(smart enterprise)為主題。他首先以當年在PayPal擔當財務實習生的自身經歷為例。他憶述PayPal營運初期,遇上的難題之一是犯罪分子利用其平台進行非法轉賬。幸而PayPal精於蒐集資訊,得以限制或杜絕犯罪分子利用平台的同時,讓正當的用戶簡單方便地在網上付款。

朗斯代爾批評美國政府花費數以10億美元計於網絡保安,把關上卻落後於PayPal多年。他透露當年PayPal與政府合作把犯罪分子繩之於法,他所屬的團隊跟政府高層變得相熟,對方一度在網絡保安向他們取經。但911恐襲後,當局浪費大量納稅人金錢於無用的電腦系統,朗斯代爾視之為重大機遇,穿針引線,安排矽谷科技人才協助政府。

目前朗斯代爾改為替金融服務業鋪橋搭路,他披露在2008年至2010年間,矽谷科技人才察覺到雲端科技潛力無限,電腦軟件可處理全球金融交易,應用於財富管理,管理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及稅務。與此同時,科技專才也發覺資訊並非自由流動,部分資訊未與手機應用程式接駁,金融機構使用的電腦系統已經落後多年,將需要引入新的平台以改善營運。

金融業電腦系統落後

朗斯代爾的演說反映很多行業及政府機構的科技平台仍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水平。縱使2000年千年蟲問題(Y2K)來襲,很多企業只修補電腦系統的時間控制功能,得過且過,部分企業直到現在才驚覺要急起直追。對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來說,為這些政府機構的電腦系統去舊迎新,實在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客戶、僱員及投資者也從中得益。

朗斯代爾在演說中亦指出,人類擁有創意、直覺及判斷力,必定較機械人更勝一籌。無疑最棒的科技能自行解決複雜的問題,但須經人類不斷鑽研,機械才能提升效率。

GaveKal共同創辦人加夫(Louis Gave)則在SIC點出,大部分經濟活動實質只是「轉換能量」(transformed energy),只須改善轉換方法就能推動經濟增長。加夫解釋在數個世紀前,長途傳遞大量資訊必須經過重重關卡。首先必須砍樹造紙,才能把資訊記錄下來。運送書信必須用上驛使騎馬,意味必要為人及馬提供糧食,並需時數周才能完成千里傳書,當中消耗大量能量。現今科技即使會留下碳足跡,在秒間就能送出資訊。

不少嘉賓在今屆SIC留下令人深刻印象的發言,當中美國投資名宿巴倫(Ron Baron)談到一生犯下的兩大錯誤。巴倫表示,視大舉投資於拍賣行蘇富比(Sotheby's)是人生污點,最終以損手爛腳收場。但巴倫聲稱更大錯誤是游說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整整一年,花盡唇舌力勸對方買下其蘇富比的股份,卻忽略貝索斯將會改變世界,自己沒有投資於亞馬遜,結果大嘆走寶。所以當巴倫遇到電動車生產商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就汲取教訓緊握機遇。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