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6月8日

張予涵 板塊觀察

自駕潛力厚 耐世特回勇可期待

全球汽車行業在世紀疫情中陷於低潮,今年又遇上芯(晶)片短缺的問題,令一眾汽車及相關設備股近期遭到拋售;然而,「缺芯」問題有望於下半年稍為改善,可從相關板塊中尋寶,除了電動車之外,無人駕駛概念也甚有睇頭,可考慮耐世特(01316)。

隨着人工智能發展,各大車廠紛紛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像特斯拉(Tesla)去年10月便宣布推出名為「Full Self-Driving」(FSD)的軟件,功能比原有「Autopilot」半自動輔助駕駛模式更多元化。雖然FSD並非真的全自動駕駛,惟Tesla創辦人馬斯克已揚言要實現level 5(完全自動駕駛),可見電動車搭載自動駕駛的組合,肯定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

彭博數據預測,美國自動駕駛汽車付運量,由2021年接近160萬輛,到2025年增加至超過300萬輛,當中大部分為半自動駕駛汽車,全自動駕駛汽車仍佔少數【圖1】。

去年業績受累疫情

中國也在推進無人駕駛技術,阿里巴巴(09988)投資的無人駕駛技術公司Auto X,其營運的Level 5級別無人駕駛的士Robotaxi,已率先開放予深圳民眾試乘,並於深圳開設首個無人駕駛營運中心,為內地自動駕駛的士商業化揭開序幕。

官方對自動駕駛發展已有規劃。根據工信部等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提出,到2025年,PA(部分自動駕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級智能網聯汽車,佔年銷量50%以上,HA級(高度自動駕駛)也開始進入市場;到2030年,PA、CA級佔汽車年銷量70%,HA級佔比逾20%;到2035年,各類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廣泛運行於內地大部分地區。

耐世特從事汽車系統及零部件業務,其中以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為主,佔去年收入接近68%,EPS能夠實現輔助及自動駕駛功能,可把車輛中央電子控制器的數據,轉化為機械轉向功能,且已應用於車道保持、泊車輔助、交通擁堵輔助和車道偏離預警等,讓耐世特具備無人駕駛的投資概念。

世紀疫情影響全球汽車產量,殃及設備行業。耐世特去年收入30.32億美元,按年倒退15.2%;盈利1.17億美元,較2019年少賺近50%。今年則受到晶片短缺困擾。

在疫情及缺芯問題夾擊下,根據研究機構IHS Markit數據,今年首季全球輕型汽車生產量預計為2030萬輛,雖然按年回升14%,較2019年同期仍下跌11%。不過,中國及亞太區的生產量已接近2019年首季,隨着疫情漸受控制,汽車生產有望逐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圖2】。

至於缺芯問題在第二季最嚴峻,一般預測下半年會稍為改善,設備行業經營環境可望好轉。耐世特首季新增訂單6.46億美元,估計全年新增訂單為64億美元,貢獻主要來自下半年,其業務恢復的勢頭值得期待。

評級分析員八成看好

根據EJFQ.com FA+資料,耐世持預測市盈率約12.5倍,略高於5年中位數的12倍【圖3】,估值合理。18名為該股評級的分析員中,14名(佔78%)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平均目標價14.75元,較該股昨收10.78元,相當於具36.8%的升值潛力。

耐世特較大的風險是其母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遭美國列入黑名單,拖累該股踏入今年後受制降軌,惟最近走勢回勇並升穿下降通道【圖4】,上望成交量密集區頂部14元,可伺機吸納。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