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26日

方嘯 宏觀遠瞻

香港創科發展把握大灣區機遇

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經濟處於必須轉型的關鍵時刻,催生對創新科技的迫切需求。在新一輪的創科大潮下,「十四五」規劃綱要更首次提出支持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新定位,加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為香港創科發展帶來更廣闊的空間,為疫後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

過去數年,香港初創企業數目持續增長。根據投資推廣署《初創企業統計調查》顯示,2020年本地初創企業較2018年增加28%至3360間,僱用10688人,涵蓋的行業廣泛,包括金融科技、電子商貿、供應鏈管理、物流科技、專業或顧問服務行業等。

2030區內經濟規模達36萬億

事實上,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的「家底」不可小覷。「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中,香港在全球的排名由第13位躍升至第11位,是2016年以來最佳排名。香港是世界級學府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擁有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及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實力強大,特別是在科學和工程學方面的學術成就傑出。2021年國際高等教育評級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的「世界大學分科排名」中,香港有72個課程進入相關學科全球前50名。

香港孕育了不少科研成果,例如內地一批在機械人、人工智能和資訊科技等新興領域較有名氣的科技企業,其創辦人或團隊均源於香港的大學。如何善用香港這片科技創新的優良土壤,輸出豐碩的科研成果,進一步鞏固其「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新定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擔當重要角色。

大灣區衍生自香港與珠江三角洲長期合作基礎上,通過香港、澳門和廣東省9個城市在製造業供應鏈、創新科技、金融服務、物流和消費市場等領域的優勢互補及協同發展,形成規模化的集聚效應,激發區域內科技創新的動力。

據預測,至2030年,大灣區經濟規模將達到4.6萬億美元(約35.9萬億港元);2025年前,其消費市場將會達到8690億美元。

近年來,大灣區內基建發展一日千里。隨着廣深港高鐵通車,由香港前往深圳邊境只需14分鐘。港珠澳大橋讓穿梭香港、珠海或澳門3地的車程由4個半小時縮短至約40分鐘。交通網絡日趨完善,為城市間人才、資金、技術、訊息、貨物等資源流動和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

研究生產銷售一條龍

香港企業可善用珠三角完備的製造產業鏈、具有競爭力的成本和龐大的消費市場,有助於香港科研成果產業化和市場應用,形成從基礎科研、產業、融資到市場的創新生態鏈。初創企業或本地大學進行科研時,亦可利用大灣區的優勢,放眼於香港以外的市場。可以想像,科研成果可以在深圳轉化成產品、在香港獲取私募基金,隨後在東莞等珠三角城市進行量化生產,最後通過廣州貿易中心及交通樞紐的優勢,把最終產品在內地龐大市場銷售,或通過香港豐富的國際營商經驗把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同時,香港要發展創新科技、智能生產等新興產業,存在本土市場有限及創業成本過高等瓶頸。大灣區人口超過7000萬,土地面積是香港50多倍,不但有助本港初創企業以較低的租金及人員成本拓展業務,亦提供更大發展空間和市場機遇。

此外,香港要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還可吸引更多的國際和內地科技企業在港設立科研中心,以及面向內地(或國際)市場的財資運營總部,不僅再提升香港的整體研發水平,促進本地大學和教育發展,更有利於吸引更多年輕人選擇科技創新作為未來的職業。

總括而言,背靠全球科技蓬勃發展和產業轉型的重要契機,坐享內地近水樓台的優勢,香港發展創新科技可謂正逢其時。港企均要勇於創新,大膽布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推動本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亦為經濟多元發展帶來更持續的活力。

作者為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