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10日

方立祺 運籌制勝

擁千五萬富翁僅買一百萬股票,What?

周五讀網上版《信報》,在熱門文章系列中,看到最多就是香港千萬富翁的評論和報道,附庸風雅,筆者也不禁要加上一把嘴。

不論畢老林還是高天佑都相繼提到,以今時今日香港樓價之高,只要擁有一個自置物業減去樓按等負債,聲稱自己是千萬富翁,技術上屬打茅波。

高兄更用引號標示「千萬富翁」,指他們身家大部分由自住物業產生,但相關物業基本上只能滿足其居住需要,無法帶來額外收入,尤其是富翁平均有60至61歲,已屆退休年齡,倘沒什麼其他資產,很難維持生活水平,故曰「千萬富翁窮到燶」!

在定性層面,兩位健筆已說得清楚,但真正令筆者感嘆的,是花旗銀行提供的定量數據;原來,在千萬富翁的淨資產總值組合中,物業佔比達71%,現金及存款佔15%,股票僅佔7%,其餘為基金、債券和其他投資產品。

物業加現金佔比達86%

很多事,細思極恐,但今次細細想來,卻反而能夠明瞭;畢竟,香港物業價值之高舉世無雙,先不論有雞先定有蛋先,高淨值人士大多持有物業,而持有高價物業就難免佔去資產淨值的一個大比例。

然而,明瞭是一件事,細思也不是沒有恐怖位,一個資產組合70%以上的淨值屬不動產,即其價值已一動不動地與當地的經濟前途掛鈎;誠然,在經濟上香港是福地,但應否把10隻雞蛋中的7隻放在同一個籃裏,確有商榷餘地。

這是在高樓價的香港自置物業無可奈何之處,此點筆者在去年的講座也有着墨;簡言之,交易者一般都重視Risk of Ruin(損失全部價值的風險),而風險上有所謂長尾事件(Tail Event),甚至是都未想過黑天鵝,將7隻蛋放在同一「盤」裏的風險宜細心衡量。

大部分人都不想離鄉別井,但這是移居去低物業成本地方的潛藏優勢,相對而言,能在享受自置物業的好處時不需要承擔過量風險;當然,低物業成本往往意味人煙稀少,升值潛力或許難與香港等大城市相提並論。

不計槓桿作用的話,放諸四海,物業不算什麼高增值的資產,論風險回報比,是很好的投資,但以絕對值看,則主要是保值或跟隨通脹上升。

因此,對於擁有1550萬元中位數淨資產的千萬富翁配置不足110萬元於股票,我是既明瞭亦不解,明瞭是其背景,不解是最具增長潛力的股票類資產甚失寵。

致富未成功 配置須積極

如果說1550萬元淨資產已經「上晒岸」,反而好理解,轉趨保守是也,但正如高兄所說,隨着貨幣持續貶值,現在就算擁有千萬元身家也不見得有幾富,財務自由尚未成功,「富翁」仍須努力。

本欄拾人牙慧,再具體點呼籲:致富未竟全功,配置仍須積極!

www.facebook.com/nickyinvest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