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25日

Matt Orsagh CFA投資視野

【30天免費閱讀】分析氣候變化 納入投資流程

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令世界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事實上,氣候變化已令資產管理世界出現重大變化。資產管理行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擔當的角色,可能不及政府和政策制定者重要,因為後者可以萬億元計的公帑興建綠色基建項目,為綠色運輸和能源項目提供補貼。事實上,金融世界亦可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透過融資紓緩氣候變化,推動世界邁向低碳未來。

不少銀行已避免涉獵碳足跡高的發電和基建項目,資產管理行業亦正尋求滿足投資者對氣候友善投資組合的需求。環境、社會及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簡稱ESG)基金規模去年已上升超過一倍,評級機構晨星的資料顯示,年內ESG基金獲投資者淨流入新增資金淨值高達 511億美元。然而,因市場缺乏可比較的氣候數據,要做到投資流程能納入氣候變化分析,談何容易。

氣候變化帶來挑戰

氣候變化的實體風險如極端氣候,令某些地方出現更多旱災,徹底改變一些人的生活。目前世界上部分人口數以十億計的地區,若無法妥善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預計日後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氣候變化風險令人口、我們種的食物及能源出現大遷徙。化石燃料生產商趕緊發展潔淨能源,地產發展商亦避免在沿海地區興建房屋,並加強設計以應對極端的天氣狀況。銀行界亦早已面對壓力,逐步停止為化石燃料生產商提供融資。

儘管應對實體風險是當務之急,投資者亦需要了解過渡性的風險。最近有不少報道提到預期未來10年市場將大規模轉用電動車;然而,計算過渡的速度也十分重要,投資者若過早押注,便難以得到理想的回報。

資產管理業界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應當出一分力。首先,金融專業人士如要把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有意義地結合到投資流程中,先決條件是為碳定價。目前,實行碳定價機制的地區所產生的碳排放,只佔全球總碳排的20%至25%左右。金融機構需要更精準的氣候數據,計算溫室氣體排放的外部成本。這亦引申到另一問題,就是氣候數據的來源。

解決數據問題

要有效分析氣候變化帶來的實體和過渡性風險,以及伴隨而來的種種機遇,投資者需要可靠、及時並能用作比較的氣候變化數據。近年,數據問題有所改善,除了有大型國際機構投資者的參與,亦出現了一些新標準,例如由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SASB)及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披露工作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TCFD)制定的標準,令發行人披露的數據在質與量方面均有提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最近為推動制定可持續發展報告國際標準付出的努力,將有助行業得到更優質和可靠的氣候數據。投資者要獲得所需氣候數據,應主動接觸政策制定者、準則制定者及發行人,向他們表達訴求。

投資者的行動

本會在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投資流程中的氣候變化分析》(Climate Change Analysis in the Investment Process),列出了要將氣候變化分析妥善結合到投資流程中,投資者、發行人及政策制定者可採取的步驟:

.為碳定價制定市場標準:要令碳定價機制穩健可靠,政策制定者應確保碳交易市場的監管框架設計具透明度,在不同司法管轄區採取相類似標準,讓全球市場參與者能輕易執行。
.分析報告須包括碳價預測:CFA協會建議投資專業人士在氣候風險分析中包括碳價及走勢預測。
.提高氣候指標透明度:我們深明投資業界的合作,有助推動SASB及TCFD制定的氣候相關訊息披露,該標準是目前最適用的相關標準。
.投資者與發行人互動協作:我們建議投資者與發行人應就氣候變化實體與過渡性風險合作,確保氣候數據、情景分析及相關資料披露充足和全面,讓有效的氣候風險分析能結合到投資流程中。
.投資管理業界自我增值:投資者需要繼續自我增值,學習氣候變化的知識,為客戶提供所需的氣候分析。
.政策制定者積極參與:投資業界須繼續與政策制定者合作,確保投資者擁有所需工具,把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有意義地結合到投資流程中。

氣候變化已對社會及服務社會的金融市場帶來改變。我們應以科學的分析及邏輯思維,為應對氣候變化制定相關的金融監管條例及產品。隨着更多市場採用碳定價體系,更多監管機構將氣候行動列入政策中,讓更多投資者將氣候因素納入投資組合,透過金融界提供的服務幫助紓緩氣候變化,推動世界邁向低碳未來。

作者為CFA協會資本市場政策研究主管,CFA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