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4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疫後職位錯配 美千萬人須轉行

2月轉眼過去,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好轉,變種新冠病毒未見構成重大威脅,加上愈來愈多人接種疫苗,美國抗疫之戰看來成功在望。美國總統拜登揚言到2021年底將「趨向正常」,問題在於何謂正常?筆者深信將不會回復原狀,2019年的經濟結構已經一去不復返,世界不再一樣。

本周筆者聚焦於美國失業問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等官員表明,聯儲局首要工作是改善就業情況,通脹問題只屬次要,為此甚至不惜任由經濟「過熱」。這意味該局寧願忍受未來一段日子通脹高企,也要達到「全民就業」。

不過,政府部門之間往往運作不協調,近日聯儲局與財政部就是好例子。過去數周美國債市出現拋售潮,財政部早前拍賣7年期國債出現滑鐵盧事件,投資者反應欠佳,投標倍數創歷史新低。

通縮期股市回報高

根據Bleakley Advisory首席投資總監布克瓦爾(Peter Boockvar)編製的圖表,在疫情及經濟衰退夾擊下,美國7年期國債孳息率去年夏天跌至歷史新低,惟目前孳息率回升至去年3月的水平。市場認為美國經濟開始反彈,可是聯儲局堅持低息政策。

在1966至1997年間,通脹是推動美股走勢向上的主要力量。股市與債市往往表現相反,維持這種「對立」情況非常重要。惟自1997年起,股市與債市走勢卻同步一致。此外,股市在通縮期或通脹期表現有別。財經諮詢服務公司Gavekal共同創辦人加夫(Charles Gave)研究過去142年的美股走勢,發現投資者總在通縮期取得超額回報,但在通脹期難以大有斬獲。

月報《銀行信貸分析師》(The Bank Credit Analyst)把股市與債市走勢再次分道揚鑣,稱之為「政權更迭」(regime change)。這意味一旦美債孳息率上揚,美股將會冧市。聯儲局絕不容許這種「政權更迭」出現。

目前全球最大危機是恐怕各國央行說話失去份量,尤其聯儲局不再具有一言九鼎的地位。若聯儲局失去對市場呼風喚雨的能力,市場不再相信聯儲局能操縱利率,將踏入駭人的新紀元,股市勢將進入熊市。但是聯儲局絕不允許以上情況發生,因為其購債規模維持在每月至少1200億美元,如果未來數周美國長期國債孳息率持續上升,將迫使聯儲局官員採取行動。

不過,筆者相信孳息曲線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應是聯儲局的最後一着,此招恍如坐在惡虎背上,老虎可能在短時間內聽聽話話,惟最終必會大發雷霆。

所以筆者預料聯儲局將會背後發功,暗中動用數種手段來控制孳息曲線。目前聯儲局每月購買400億美元的機構發行的資產抵押證券(MBS),聯儲局其中一個選項是減少收購MBS規模,加碼買入國債,從而影響債市走勢。聯儲局亦可擴大量化寬鬆措施的規模,基於美國聯邦政府財赤龐大,聯儲局或須操控利率,筆者估計聯儲局超過一半機會向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落手。

這招對失業率有何影響?若加息引發熊市(2000年熊市是好例子),經濟衰退或會伴隨,通縮隨之而來,可能導致失業潮,這絕非聯儲局希望出現的慘況。

美國短期通脹上升

筆者上個星期與Hoisington Investment Management執行副總裁亨特(Lacy Hunt)參與網絡研討會,雙方均同意美國通脹將在短期內上升。皆因美國2020年初開始爆發疫情,觸發經濟衰退,導致通脹急劇下跌,所以今年第二季通脹按年增幅必定顯著。

筆者預計美國今年3月、4月及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超過2%,近10年來首次錄得如此高的通脹率。但這僅是過渡期,筆者估計未來10年整體趨勢將是反通脹(disinflation)或通縮。

回望過去兩年,平民百姓或認為通脹問題不大,但市場對經濟數據年度變動相當敏感,所以美國長期國債孳息率節節上升。對1700萬人仍然領取失業津貼的美國失業大軍,通脹問題也事關重要。

眾所周知,疫情導致美國失業率飆升至經濟大蕭條水平,儘管目前就業情況改善,失業率仍然高企,而且真正失業人數可能高於官方數據。官方數據不準確,因為數據來源具局限性,通常只計算每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而且「整體」失業率只統計正在搵工的失業人士,還有很多人基於不同原因仍未尋覓工作。

此外,美國勞工部以企業「出生率」或「死亡率」來調整失業率,但數以百萬計打工仔轉為自僱,不是為了一圓創業夢,只是為勢所迫。而且很多企業在疫情下停業,部分公司將會重新營業,也有公司打算永久結業。美國經濟規模龐大,逐點估算絕非易事。

而且美國官方失業率主要參考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當前人口調查,抽樣方法皆經過精心設計,以確保統計調查結果具代表,但疫情屬突發事件。所以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Dallas Fed)與研究員合作,製作實時人口調查(Real-time Population Survey)來統計就業情況,以此推算,美國1月真正整體失業率為11.4%,而非官方數據的6.9%。

大型活動盛況難復見

拜登談到人民生活將會回歸「正常」,很多人認為「正常」指回到疫情前的情況。筆者卻相信世界不再一樣,至少美國1000萬名失業人士勢將要轉行,因為部分人還需一段時間才對經濟回復信心。而且很多人已經改變消費或娛樂模式,演唱會、展覽會等大型活動可能難以在短期內恢復往昔的盛況。

最重要的是疫情改變了工作模式,在家工作興起,導致經濟所能支撐的工種及職位數目有所轉變,部分工種需求增加。近日《華爾街日報》引用僱傭網站Indeed.com的數據,指出運輸、倉務、建築及製造業職位的招聘廣告增幅高於平均水平,這類工種變得吃香,源於兩種與疫情相關的趨勢:樓市熱潮及電子貿易興旺。

由於部分僱員可選擇在家工作,他們對住屋要求及居住地點有所改變,新的建築項目湧現,導致建築工人成為搶手貨。

此外,民眾在家避疫,透過網店購買,訂購的貨品直接配送府上,網購盛行引爆實體店失業潮,卻為運輸及倉務業創造眾多職位。

所以疫情過後,求職者的技能不是新興行業所需,將為當局帶來重大挑戰。不過,這種錯配問題只屬短期性,長達10年的顛覆期剛剛展開,疫情的「後遺症」仍是未知之數。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例行預測未來10年就業前景,因應新冠疫情對2019年至2029年預測作出調整。在疫情爆發前,由於自動化興起,BLS預計四大服務業(即收銀員;訂位、交通票務代理及旅行社工作員;接待員及詢問處職員;酒店、旅店及度假村櫃面職員)未來10年職位增長緩慢,甚至將錄得職位流失。

BLS預計疫情使四大服務業就業前景更加糟糕,餐廳及酒吧業也面對同一問題。

然而,BLS看好科技及醫療業,疫情更為這兩大行業創造大量長期職位。BLS點名的吃香工種包括:網絡資訊安全分析師、軟件開發員、軟件品質保證分析師及測試員、電腦及網絡資訊研究科學家、網絡開發員、數碼介面設計員、數據庫管理員、數據庫架構師、電腦網絡架構師及網絡與電腦系統管理員。BLS預料疫情後,這些工種更加搶手。

不過,這些吃香工種對員工的學歷要求,遠遠高於職位流失的行業,這帶來嚴重的問題:到底面臨淘汰的工人怎麼辦?筆者預計未來10年,數以百萬計打工仔將感到前路茫茫。

總括來說,美國經濟正在復甦,政府派錢導致1月個人收入增加一成,預計今年首兩季經濟增長強勁。預料拜登總統提出的總值1.9萬億美元紓困方案快將獲國會通過,抗疫紓困開支將刺激通脹在短期內上升。

可是數以百萬計民眾仍面對失業之苦,當中很多人或須轉行,適應這種生活轉折絕非易事。但聯儲局堅持維持低息及貨幣寬鬆政策直到2023年,市場希望加息,聯儲局卻說不,這種「交戰」只會帶來雙輸局面。鮑威爾將在2022年2月卸任,預計其接班人更加鴿派,屆時失業問題勢必更加棘手。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