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2日

譚曉涵 滬深港日誌

科技受惠政策 內需反彈可期

經過上周的一輪回吐後,北向資金及主力資金昨天齊齊撈貨,帶動A股迎來反彈,滬深指數分別上升1.21%及2.41%。科技及周期股吸引最多主力資金流入,多隻熱門概念包括電動車及內需股等,亦再度受到資金追捧。短線調整似乎已完成,滬指短期內或會繼續在3600點附近上落。

滬指昨天收報3551點,揚42點。材料板塊表現最強,升幅達到3.13%;電訊、訊息技術、工業及可選消費板塊的漲幅亦達到2%。倒是金融股逆市回吐,微跌0.33%。

資金重現撈貨興致

踏入牛年以來,不少熱門股份均由高位回吐,估值趨於合理。主力資金亦重現撈貨的興致,Wind統計顯示昨天整體錄得47.2億元的淨流入。金額看似不多,但上一次主力淨流入已是春節長假前2月9日的事。當時主力資金流入是為了把握節後升勢,可惜牛年首日便已見頂,如今調整了一個多星期後,資金才決定再度撈貨。

至於訊息技術、材料及工業板塊,昨天錄得最多主力資金淨流入,分別達到46億元、36.4億元及20.5億元。

工信部昨天舉行記者會,談及諸多關於中國工業、新能源車、半導體、稀土等方面的話題,為相關股份帶來炒作。

工信部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國工業增加值由23.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到31.3萬億元,連續11年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對世界製造業貢獻的比重接近30%;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6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超過550萬輛;去年,內地集成電路銷售收入達到8848億元,平均增長率達到20%,為同期全球產業增速的3倍。

「十四五」中國要全面放開一般製造業,有序放開電訊領域外資准入限制,吸引更多的外資高端製造業項目落地;促進電動化及智慧網聯融合,健全充電、停車等環保各項的設施,提高公共交通電動化水水平;推進5G網絡建設,加快6G布局。

有消息指出,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將延續特朗普時期對中國科技行業打壓,而且正進一步研究拓展把中國排除在外的供應鏈。所以,中國科技業的自強仍具有迫切性,不宜對美國有任何奢望。

電動車估值更吸引

長遠看來,內地科技相關企業將繼續受惠於政策,發展前景依然向好,值得投資者逢低吸納。昨天,半導體概念股士蘭微(600460.SH)漲停、電動車龍頭比亞迪(002594.SZ)升6.9%、工科科技企業中聯重科(000157.SZ)升9.2%。此三隻股份均錄得逾2億元的主力淨流入。

事實上,以上一系列科技概念,一直受到政策支持,所以去年以來,以電動車為首的企業才持續受到追捧。

此前股份雖然估值偏高,但增長前景可觀,捧場客依然不少。尤其經過近期的短暫調整後,估值更為吸引,自然吸引資金回歸。除了比亞迪之外,隆基股份(601012.SH)及寧德時代(300750.SZ)兩隻電池概念股,昨天亦得近5億元的主力淨流入,股價分別升4.74%及6.94%。

另外,滬深港通北向資金方面,經過連續三日的淨賣出後,昨天出現37.8億元的淨買入。其中,愛爾眼科(300015.SZ)及山西汾酒(600809.SH)最受北向資金青睞,均錄得逾4億元的北向淨買入。

大市一反彈,熱門股份依然走得最快,尤其兩會臨近,政策受惠股相信可以繼續受到追捧。除了科技之外,內需股相信亦有不錯的反彈潛力,值得留意。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