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31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香港人是樓奴抑或精明投資者

12月30日,周三。本文見報日為2020年大除夕,馬上就要迎來新的一年。疫禍改變世界,感性之言多談無益,反正桐油埕裝的始終是桐油,近日在思考兩個資產市場相關問題,不妨跟大家分享,一起帶着好奇、疑問和希望走進2021年。

一、老畢常自稱金甲蟲,但那只是一種情意結, 個人對金的看法其實早已改變。真正的金甲蟲大都悲觀得要命,主觀意願壓倒一切,卻忘了他們身上的這兩大特點,正正就是投資大忌。

金價夏季一度氣勢如虹,惟姑勿論後市如何,資產表現是相對的,媒體尤其慣性散播末日論的財經網站,只顧聚焦金價年內曾突破2011年歷史高位,卻有意無意間說漏了最重要的一點:過去十年閣下若只持有黃金,完全不沾手其他資產,恐怕很難否認自己是投資世界的輸家。

機會成本好襟計

這不是說黃金毫無作為,從炒家角度着眼,能把握2016年上半年或今夏的一段爆炸性升勢,確有厚利可圖。然而,客觀地看,黃金跑贏股市只是偶爾出現的counter-trend,即使在「吐氣揚眉」的2020年,金價相對科技股(納指)也創了2002年1月以來的新低【圖】!這點只怕沒多少人注意。

以代表股市中最強板塊的指數跟黃金相比,也許有欠公平,惟代之以標普500指數,美股2010年至今亦漲了約三倍,本質上並無兩樣。

我不知道黃金長期牛市會否重演,又或股市會否轉勢,但過去十年給金甲蟲最慘痛的教訓是:被悲觀派洗腦,看不到其他資產的升值潛力,條數認真襟計。

作為炒家,老畢對黃金或相關資產如金礦股的評價是:There are times to own things and there are times to avoid them。作為投資者,我會說不管什麼原因,在資產組合內保持一定比重的黃金是個好主意,惟必須避免喧賓奪主,切勿為了堅守「信念」而付出沉重的機會成本。

二、新一期《信報月刊》有篇關於香港樓市的採訪報道,資深投資者林一鳴邊慨嘆本地住宅長期供不應求,邊列舉數據以證其事。他根據最新住宅施工數字推斷,未來兩三年私人住宅供應每年將維持約一萬個單位,跟過去十年平均水平相若,而與運房局經常提及的未來三至四年合共有九萬多個私人住宅單位供應大有距離。按照林君評估,住宅供不應求格局至少五年內難以扭轉。

老畢月初參觀了佐敦一個新樓盤的示範單位,當日所見,確如林君所言,售樓處人頭湧湧,疫情下樓價不動如山。同樣是世紀瘟疫,新冠對經濟的打擊遠較2003年沙士廣泛,惟證諸眼前樓市,當年今日恍如兩個世界。有趣的是,意外景象亦見於美國,當地樓市熱火朝天,令人不敢相信這是疫魔肆虐的2020年。

一生中最佳投資

剛公布的Case-Shiller全美20大城市樓價指數,10月份按年上升8.4%,漲幅六年最大。絕大部分人都是支付首期後上會供樓,物業回報被槓桿放大,樓價8%升幅認真唔講得笑。供不應求、人口結構這些對美國樓市有利的因素,老畢之前已講過,但有一點值得補充。The Behavior Gap: Simple Ways to Stop Doing Dumb Things with Money一書作者Carl Richards曾經指出,對大多數人來說,房屋可能是一生中最好的投資。

這跟回報、槓桿並無多大關係,重點是買樓自住無形中等於焗置業人士「長揸」,與其他轉手率隨投資者情緒波動的資產相比,複利效應(compounding)更有機會不受干擾甚至打斷。香港人出了名鍾情「磚頭」,大家認為,我城民眾到底是樓奴抑或精明的長線投資者?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