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19日

Anson Sir 型格理財

買基金宜揀地區或債券

恒指向下假突破後又轉上,但仍然要升越27300點才叫真突破,現在大戶玩假突破幾乎成為例行公事,不要掉以輕心又不宜太認真,現在擺明是散戶玩技術分析,大戶再在大家也知道的重要技術位再玩一些假象,令一眾老手及新手同時中招,你要夠癲或夠快及夠密才能賺錢。

在股市永遠沒有現實及道理可言,只有賺錢與輸錢,筆者相信,只有用配合自己性格的策略應對各類股市,才能賺睡得安心的錢,現在維持不作長線布局的觀點,只作短線投機策略,直到完全脫離26300點至27000點區間。

有些人就是喜歡減少決策,時興Less is more,基金便是適合這類人玩的工具。分析資產管理或基金經理的好壞,可由操作能力及選股能力出發,有些人對於因應時勢轉陣應對較強,有些人選未來明星股特別有心得,亦有人兩者皆有點資質,可惜選股能力有時是好彩,你今期估得中下次未必得,結果通常是事後才知道,這就是讀死書的人容易在股市輸錢的原因,他們把事情看得太單一,不知道世事常變。

簡單來說,如果你對於察覺未來大方向有「一手」,特別是國家級走勢,基金便會幫你許多,因為操作都交由基金經理,例如你從2015年開始已經看出美國科技股潛力,那只要當時重倉相關基金,現在已經賺到笑。

平均成本法有限制

留意這存在一個相當大的矛盾,若果你真的有料,知道科技股會走強,除非是因為通靈來得出這個結論之外,便是你已經知道美國的主要科企巨擘的產品成熟及滲入市場,那你已經懂得開一個美股戶口買入數間準備倍升再倍升的龍頭股,而不會買入分散投資數十間公司的基金,甚至可以說你應該會買入正股再加定期長倉相關期權來食浪,不斷止賺再在低位買入賺多幾倍再幾倍的利潤,所以若有人擁有如此厲害的眼光又對這個趨勢這麼「老定」,這幾年間隨時入了香港首富榜,最少也過億身家吧?從結果來看,大多數人買基金是靠好彩才賺錢,又或是所持基金賺的只是他們戶口中的一小部分錢。

不得不再提的是,月供式平均成本法效用只有最多兩年,若沒有賺蝕,兩年後你所積累的資產已經是新投入資金的24倍左右,這時若股市跌5%,雖然你的新錢是買貨打了95折,但舊錢已經蝕了整個月新投入資金,等同「贏粒糖輸間廠」,所以別亂信這些「招式」的長遠效果,平均成本法對於「短線一年內」入貨跌殘了的股市特別有用,長遠來說只有學懂資產調配才能賺錢。

在筆者眼中,基金被動的好處是幫助我們以蠢一點的角度去看市場,把自己資產分一部分去嘗試捕捉一個自以為有不細機會的大趨勢,並把這部分資金以相當長期的技術分析周期去分析,又或不用技術分析去管理這筆資金(如沒有10年以上經驗不太建議)。基金本身有大量收費,比起買股票要貴許多,加上調配時間長,主動管理的效果不高,最少相對股票來說低許多,但用基金買一個國家的趨勢也算是有用工具,特別是一些如俄羅斯、中東或東南亞的這類你不易直接投資的股市,前提是你知道那邊的最新資訊、相關潛力及固有風險,千萬別以為去當地旅遊便能了解其特性。

太分散不利股市投資

基金的缺點是太分散,可惜現在股市「撈偏」,過度分散是長遠自殺的行為,這數年一些老牌股也走勢慘淡,特別是本港易炒的也不過20隻「好股」,對於硬要分散投資的基金經理實在有如「讓半臂」。

相對股票來說,債券基金或許是散戶的好選擇之一,因為債券投資門檻高,單一風險也「可能」相對高,所以若你找到優質的債券基金,絕對幫到你的投資組合,但市場上能入選筆者的債券基金喜好之列的不超過3隻,沒有經驗的散戶隨時選錯,大家宜以一隻基金在大災難發生時的下跌幅度來分析其表現,同時留意fact sheet資料若不充足,便要叫顧問或自己再去找,特別要看的是加息時期基金表現,如信心不足便不要亂買。

美國ETF選擇相當吸引

港股現在也有不少ETF可以選擇,美股ETF世界又大許多,選擇實在相當吸引,已經足夠作資產管理之用。近年有一些倍數掛鈎的指數ETF,今年筆者便試過在低位買入某隻美股的倍升ETF被強制收回,沒有留意到該消息而不解價格不斷反掛鈎資產下跌,最後本來買中「中線」上升的投機變成中途強制蝕錢,要冒這個風險不如去炒牛熊證好了。有些發行商相當「沒品」,筆者從此與這類投資劃清界線。

以上所有皆是筆者的個人有限觀點,筆者已經從資產管理界「退役」超過5年,知識或許過時,分享絕對不是投資建議,亦無意「踩別人場」,純粹介紹作一個研習方向,大家要自行分析及根據自己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如何投資,緊記從來只有自己可以為本身的投資負責。

善用投資工具特性之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