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4日
周末在家瀏覽網上消息,見日經中文網報道,《鬼滅之刃》將為日本帶來超過2000億日圓的經濟效益,而當地不少觀點認為目前的大熱狀態仍會持續。我所看過的電影版《無限列車篇》,其勢頭顯示將會創日本電影票房新高;我沒有看過的漫畫版,其累計發行量已突破了1.2億冊;便利店Lawson在10天內就賣出了1000萬個有電影角色形象的飯糰;飲料廠商推出的聯名罐裝咖啡在3個星期內已賣出5000萬罐以上……
在經濟與民生都普遍受到新冠疫情打擊的背景下,有分析把《鬼滅之刃》的巨大成功,歸功於結合了電視、網絡、電影多媒體渠道增大接觸面的營銷策略。然而,我卻認為不是這樣簡單。
人人都對「數碼化」、「宅經濟」琅琅上口,但並不是所有數碼化產品宅經濟服務都能爆紅的,致勝的關鍵,永遠都是質素。平庸的產品和服務,無論接觸到多少消費者,也不可能會造就2000億日圓的商機。
一般的潮玩產業公司,也許存在着潮流能否延續下去的不確定性,但《鬼滅之刃》的潮流,卻是來自一個有感染力的故事,就像報道裏的日本女職員所言:「通過整部作品,恰到好處地完成了故事,真是太好了。」因為有故事,也因為故事裏的每個角色都有故事,才會讓我們在角色身上,看到了自身的影子,也因此而投入到故事中去,並因為角色的際遇而頓悟人生。在情感受到了牽動之後,再見到與人物相關的飯糰與咖啡,就會不由自主地生出共鳴,造成商業戰略的聯乘產品大賣特賣。
我本人的背景與年齡層,與主角炭治郎真是相去十萬八千里也。但我兩個多月前因不小心跌倒以致臉上受傷,這段時間左額有一塊與炭治郎差不多的紅印,心裏頭也像炭治郎那般因家人離世而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痕。
在看電影時,我也與炭治郎一樣,打從心底喜歡光明磊落的最強炎柱杏壽郎;在敵人佔上風時,心有不甘發憤要令自己變成強者。
營銷關鍵在打動人心故事
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完美的人生,事業成功兼家庭美滿者其實萬中無一。我們都與二次元故事裏的角色一樣,有着一個不為人知的悲傷故事。在現實世界中,社會上公司裏也會出現阻礙我們生存下去的鬼與鬼性。不過,就像炭治郎認為的那樣,鬼也有善惡之別,並不一定全是必須得斬殺的對象。只是,我們都討厭任何卑劣不公正的行為,所以我們仍然會毫不猶豫地斬殺已傷害過人的鬼。我們都是炭治郎。
《鬼滅之刃》不是那種只屬於九五後的潮玩,而是一個歷久常新的故事。如果香港有聯乘飯糰與咖啡,我想我也會幫襯。
時代不同了,要營銷成功,必須要有打動人心的故事,以及說好故事的實力。
http://www.facebook.com/IPOqueen.PamelaChung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