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2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大賓架「不富有」的啟示

10月1日,周四。中秋兼國慶,祝願各位人月兩團圓,投資無往而不利。每逢大時大節,我們在人前人後都會說些吉利的話,十之八九離不開健康和財富,惟願景歸願景,現實中的所作所為往往跟健康與財富背道而馳。

活在當下有意思還是放眼未來高一籌,觀點與角度,永遠口同鼻拗。然而,人的心境會隨年齡而變,二十歲想像六十五,感覺上好像一世紀後的事,這個容易理解。六十五回頭看二十,那就沒有想像只有遺憾,皆因時不我與,有些事錯過了不可能從頭再來。

操控心理不難

心境無法「穿越」,年齡未到無法體會,當真正有所感時,後悔亦無補於事。然而,人性很奇怪,美國一些理財專家做過研究,發現僱主若把401(k)的預設條款(default setting)從選擇加入(opt-in)變為選擇退出(opt-out),退休儲蓄計劃的參與率便會大大提高。

換句話說,同樣是自願性質,字眼上的些微更改足以引發行為上的顯著轉變,可見心境雖不能「穿越」,但只要把戲用得對,操控心理並非難事。

自動供款其實也是一種心理把戲,它把一般人傾向將收入用剩那部分儲起來的習慣顛倒過來,變成把儲剩那部分拿來花,那只是先後的問題,在收入與開支不變的前提下,理論上並無任何分別。問題是,人的慾望並非想像般容易控制,一個唔覺意就會使大咗,久而久之成為常態,建立良好儲蓄習慣便無從說起。先儲後使的好處是automate, automate, automate,月月如是,所謂眼不見為淨,大大提高儲蓄成功機會。當沒有藉口一拖再拖,不必其他人浪費口水,儲蓄和投資都會自然發生。

年輕人及早起步和善用自動供款,是通向財務自由最有效的途徑,但必須認清的是,盡力而為便夠,意識比「模式」重要,過度在意一些具體目標,比如昨天提及的薪金倍數,害多於利。畢竟,工資、投資回報、通脹,一切都只是假設,沒有任何一項我們真正控制得了,唯一可管控的只有期望(expectations)。

期望管控最重要

過度重視數字上的目標,一旦於「指定時間」內無法實現,失望在所難免。那樣的話,財務自由這個良好意願為閣下帶來的,不是快樂而是苦惱。這豈非本末倒置,徹底扭曲了初衷?沿此路進,控制期望較設定目標更重要。走筆至此,在下想到一個具啟發性的故事。

今年初,老畢於《金融時報》看到高盛前行政總裁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的專訪。這位已退休的著名投資銀行家坐擁10億美元身家,但他認為自己離「富有」(rich)甚遠,頂多只能說「小康」(well-to-do)。聽在一般人耳裏,大賓架有「晒命」之嫌,我可不那麼認為,皆因:

一、布蘭克費恩在他居住的豪華公寓裏,連十大富翁也佔不上一席;二、彭博全球富豪榜最「窮」那位,身家亦達46億美元,抵得上四個布蘭克費恩有餘。在超富圈中,10億美元根本不值一提;三、就算單論銀行家,五大年入至少10億美元,擁有這個數字的「身家」算得了什麼。

勿純為達標而努力

我想告訴你的是,布蘭克費恩活在跟你我不一樣的世界,毋須替他「難過」。然而,有兩件事值得注意:一、富有與否並無絕對標準,感覺來自跟同輩、同儕的比較;二、財富、收入上升,期望、慾望比銀行賬戶可能膨脹得更快,「富有」感覺與擁有多少錢不一定成正比。布蘭克費恩到底快樂不快樂,只有他自己才知。

對那些為退休積極部署的朋友來說,有紀律地儲蓄投資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實現財務自由,必須在財富與期望之間求取平衡。管不好期望,純為達標而努力,你不會擁有真正的快樂,離「自由」反而愈來愈遠。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