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
兩周前美股自高位急調整,除殺掉一堆短線投機好倉外,本亦應為市場亢奮程度降溫,之前投資者對聯儲局還抱着無上限放水的期望,到最近已少見有人提及Yield Curve Control之類的幣策討論,縱使擠出短期泡沫,對美股中期巷戰格局似乎無甚幫助,周四聯儲局議息會議「2023年前不加息」的訊息,被視為無新消息,事實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之前亦說得相當清楚,以一句說話總結,就是「死到臨頭才救市」。
儲局要死到臨頭才救市
須知道3月時聯儲局出手的主因,並非美股大跌,而是債市有危機。當時高息債券遭瘋狂拋售,在連鎖反應下,令投資級企業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亦停頓,出現如此巨變,才會有3個月內將聯儲局資產負債表擴大七成的舉動,筆者相信這是可一不可再。
最近兩次聯儲局會議的訊息頗為明確,就是不會加息,等待經濟自然復甦及充分就業,以至忍耐通脹和緩超過目標,除非美國經濟失速急墜至重現通縮跡象,否則,看不到聯儲局此時還有什麼對經濟推波助瀾的理由。
現時操作上最麻煩的地方是市場開始對利好消息開始麻木,稍欠催化劑,大市就輕易回吐。另一方面,不少散戶級投資者購買力仍然旺盛,每次見大市急速調整,皆抱着「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即時衝入撈底博反彈。
投資者樂於輸間廠贏粒糖
近月國際政經新聞看似步步危機,美國大選日近,按常理是不確定性增加,但實際上,市場資金風險意識卻是極低,不論VIX及對應其他資產的波幅指數均處於低位,可見不少投資者已習慣逢跌必撈的「贏家模式」,面對輸間廠的風險去贏粒糖,仍然甘之如飴。
在這種低波幅環境下做對沖,對任何投機者而言都是偏向虎山行的準自殺行為,基金經理大多選擇滿倉持貨,除了有表現需要跟隨大市的壓力外,背後亦相當有跟大隊、少做少錯的含意在內,不少地區股市,甚至大宗商品例如油價,其實都走不出這兩個月「Summer Box」的上落市走勢,新經濟股高位回落仍要等待時機吸納,舊經濟股中如內需消費及商品類,大多亦只是緩慢反覆上升,想在中小型股尋寶拉高成績,要有一定基本面研究功夫,注碼到位之餘,最後還要兼備運氣才會開獎,假如一味作仙女散花式下注,除了增加一點談話資本,文章可以多寫點字數外,徒勞傷神,還不如減注留力,對風險指標看緊一點,應該對投資成績更有好處。
筆者馮宏遠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耐心等待進場時機 |
上一篇: | 從股權基金看2C轉2B的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