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2日
軟銀孫正義的40億美元「納斯特巨鯨」期權倉位曝光,引發美國科技股由泡沫化高位急瀉,「巨鯨之亂」遭捕獵的不只孫正義,一眾散戶亦元氣大傷, 科網龍頭股短時間內較難再創新高,加上今次散戶持貨比重較過往幾次高,期權Long Call亦佔不少比例,調整時間會較長,亦未必一次跌浪就完成調整。
本輪科網股升市與千禧年DotCom泡沫比較,估值離地程度自是不相伯仲,不過今天科網巨企不再如當年空有概念,大多已有實際盈利,甚至不少擁有跨國壟斷的實力,這是大部分投資者對新經濟股長線看好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美國疫情有放緩跡象,市場焦點轉移至炒作經濟復甦,尤其之前有「居家抗疫」概念光環的雲計算公司例如視像會議程式,估值由夢想返回現實,調整幅度就可以甚深,亦有相對被錯殺的股票,例如電子簽署軟件Docusign。
倘拜登勝選 後市風險增
科網巨企要捱打多久,還要看市場資金是否繼續寬鬆,美國10年國債孳息在股市反彈時回升幅度會相當關鍵,就算市場水頭充足,在炒復甦下,行業「送新迎舊」的換馬趨勢預料仍會持續,因此,短期策略還是以炒反彈心態對待新經濟股較合適。
距離美國大選不到兩個月,特朗普與拜登的選情上落開始影響美股,坦白說,與其講大選行情有什麼可炒,還不如直接點選情就是不確定性。其實投資者都不喜歡玩估領袖遊戲,尤其現在China Joe呼聲較高,歷史上民主黨人當總統,往往是替幫美國國庫儲錢減債居多,再有大規模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的機會很低,假如未來兩個月選情走勢不變,市場傾向現水平美股下跌風險會大於上望空間,恐出現反覆尋底的格局,但途中卻可以出現多次短期反彈或假反彈浪。
進入追漲殺跌的巷戰模式,與中長線投資邏輯會大相逕庭,有些交易員會選擇集中短炒,不過以凡人肉軀與電腦程式交易盤長期作戰,以往經驗都是輸多贏少;若要中線操作,就需要極為挑戰人性,首先要戒貪多,只鎖定少數核心股票做交易,手法亦是逆向操作,當短線股價向下突破,正常人都想沽出的時候,就要扒逆水分段買入,在股價反彈頗好甚至即將突破高位時,就要果斷賣出。
此做法與一般趨勢投機者逢技術突破買入完全背道而馳,但正是這種相當違反人性的操作,配合有紀律的注碼管理,才會較有機會在這種混亂市況中稍有回報,但正如同文畢兄所言,現時美股值博率與兩星期前相比,實差天共地矣。
筆者馮宏遠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並未持有上述股份,筆者客戶持有Docusign股票及衍生工具,並可能隨時買入或沽出。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股市回調下的心靈雞湯 |
上一篇: | 股權投資能力拉闊星港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