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
周四晚美國科技股急挫,當下的One Billion Question必然是「今次堅定流?」
殺倉看似突然而來,細心看仍是有跡可尋。科技股Big 6中的蘋果和Tesla,因上月宣布股份拆細而突然變得相當「親民」,Tesla更因此成為環球散戶的熱炒股,有統計指南韓股民空群而出力掃Tesla,累購股權達0.89%,晉身大股東之一;不少中小型科技股趁強勁業績股價melt up,例如視像會議程式公司Zoom(ZM)績後就大升四成,連帶其他雲計算股,績前已偷步炒起,破頂再破頂。
另一邊廂,美國30年長債債息靜靜回升至貼近1.5厘,市場當時仍視為資金沽債買股的良好訊號,甚少人留意其實債息上升對科技股估值有影響,尤其是仍處於初創階段,有P/S(市銷率)而無P⁄E(市盈率),甚至單單販賣前景的夢想型股票,估值衝擊更大;同一時間波幅指數VIX亦蓄勢反彈,美股三大指數由慢升變勁升已久,出現三數日急調整,本來就有此可能性,上周筆者亦提出,要預先做好對沖。
適當時間對沖 最佳示範
近月愈來愈多人講「對沖無用」論:今年3月大市回升以來,已經被美股扮轉勢不知騙了多少次,假如次次買Put買保險,可謂買保險都買到窮,與其終日疑神疑鬼,還不如一注坐到尾更好?
的而且確,全年每月對沖成本高昂,的確不可行,但如何選擇適當時候對沖,就考驗基金經理對宏觀風險的洞察力、市場論述的理解程度和對投機值博率掌握度,當大眾仍瘋狂於科技泡泡浴中,套用鱷王達里奧金句,站在舞池狂舞中,仍請緊盯出口動靜。
隨着美國總統大選日子漸近,市場情緒化的程度只會更厲害,再加上聯儲局貨幣政策,已出到容許通脹飛升這招,對於好友而言,可以說是幣策利好已接近完全出盡,未來兩個月,美股是有可能繼續慢升急調整,不過大選行情的論述愈近選舉就愈明顯,同時美股累升幅度高,純粹長倉的值博率愈來愈低亦是不爭事實,未來兩個月,美股出現有波幅無升幅的狀況,機會並不低。
愈近泡沫市的尾段,煙花往往是愈燦爛,升幅亦可以更癲更勁,不過逃生門亦只有一剎那開啟,全身而退絕不容易,這正正是非理性泡沫最吸引同時亦是最矛盾之處。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提升通脹預期 免步日本後塵 |
上一篇: | 股權與對沖基金角色互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