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31日

信析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恒指橫行格局 續炒股不炒市

過去一星期,中美緊張關係繼續成為市場焦點,儘管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評估進展理想,令情況略為紓緩,惟南海問題卻不斷升級,美方更對在南海建造人工島的企業實施制裁,足見雙方劍拔弩張局面。不過,中美角力除了對港股市場氣氛有影響外,暫未造成太大壓力。

另一方面,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貨幣政策年會上發表講話,局方容許通脹在較長一段時間保持在平均2%水平,意味低息政策會維持更長時間;惟由於早在市場預期之內,未為股市帶來太大推動力。相反,美元再度因而受壓,美滙指數回吐至92點邊緣,間接帶動人民幣和港元保持偏強走勢。

港滙偏強vs中美關係緊張

恒指上周窄幅上落,波幅只有563點,是今年以來最窄一周,最終全星期上揚308點(1.2%),論表現卻給面世不久即飆升5.75%的恒生科技指數比下去,這某程度反映在疫情肆虐下,新經濟科技股較舊經濟股承受的衝擊輕微,造就這類股份表現突出。相同現象亦見諸其他環球股市,尤其美股身上。事實上,EJFQ信號25個行業中,上周最強的正是科技股,按周升7%;較居第二三位的製造業和酒店/消閒板塊同樣進賬約3.7%,高出近一倍【圖1】。

大市指標表現方面,EJFQ強勢和弱勢股指數分別按周上漲11.5個和6個百分點至52.2%和13.1%。兩指數同時向上,顯示強勢股買盤和弱勢股沽壓同時增強,惟前者目前高於四成門檻,且遠高於現弱勢股水平,代表大市暫時仍由強勢股主導,整體市況尚可【圖2】。此外,港股短線市寬(3天線高於18天線)和中線市寬(股價高於50天線)繼續偏軟,按周分別回落9.3個和3.4個百分點,至46.6%和50.4%;不過,中線市寬仍然保持50%強弱分界水平之上【圖3】。

 

由於美元弱勢,間接令港滙貼近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即7.75)運行,過去一星期,金管局多次承接港元買盤、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反映熱錢繼續流入,為港股走勢帶來支持;然而,中美關係卻令後市表現變得反覆。

目前恒指技術上維持在上升通道內運行,短期若失守20天和50天移動平均線(約25100點),預料將回試上升通道的底線約24700點,這亦是年初至今最長成交密集區頂部位置,有很大承托。不過,恒指於25500點和25800點,即8月中旬至今徘徊區頂和250天線的阻力亦不輕【圖4】,因此,指數短期維持區間上落格局,大市繼續板塊輪動、炒股(尤其新經濟/科技股)不炒市的狀態。

上證指數鞏固待變

中美緊張關係持續升溫,暫未對內地股市帶來太大壓力,反而人民幣輾轉走強,加上融資餘額維持高位徘徊(最新高達1.415萬億元人民幣),反映散戶入市意欲高漲,均為A股提供支持【圖5】。

值得留意的是,內地股市與人民幣兌美元和融資餘額走勢關係密切,過去一年關連系數分別達0.6和0.79頗高水平。

上證指數先跌後升,上星期漲1.6%,但中線市寬按周下挫7.9個百分點,至65.3%。中線市寬過去兩個月以來反覆向下,若稍後跌穿50%強弱分界水平,估計拖累上證指數。

技術走勢方面,上證指數目前處於旗形運行,在向上突破旗形頂線(約3460點)或向下跌穿旗形底線前(約3330點),相信短期維持反覆鞏固【圖6】。

美股三大指數繼續拾級而上,道指、標普500指數和納斯特指數按周分別升2.6%、3.3%和3.4%;標指和納指上周曾有5個和4個交易日創歷史高位(以收市價計),表現強勁。美股尤其新經濟科技股愈升愈有,自然令其估值變得異常昂貴。目前標指和納指未來預測市盈率已分別高達26.9倍和40倍,前者甚至已超越2000年初科網泡沫爆破前的高位【圖7】。

當然,估值昂貴並不代表股市有即時回吐的威脅。不過,領跑的納指中線市寬在3個月前已見頂回落,並與指數呈頂背馳【圖8】,猶幸暫時仍企於50%強弱分界上,惟若然稍後該市寬中軸不保,便要留意大市可能進一步轉弱。

納指挑戰12000點

技術上,自今年4月至今,納指大部分時間沿着迴歸線加減兩個標準差通道內運行,目前位處於迴歸線加1個標準差上通道線;由於納指尚未算嚴重超買,相信後市還有進一步上試通道頂線阻力(約12000點)才作出較具深度的調整。

總括而言,港股大市和恒指表現似好非好,似壞非壞,由於熱錢持續湧入,預料有利個別新經濟股再挑戰新高,適合繼續炒股不炒市。上證指數呈旗形鞏固,處於待變走勢,但人民幣強勢和兩融餘額高企,暫時有利內地股市偏穩。美股屢創歷史新高,估值已變得十分昂貴,宜留意納指中線市寬何時明顯跌穿50%強弱分界門檻,從而評估美股出現較大幅度調整時間。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