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26日

呂梓毅 信圖分析

從新聞大數據看本地科技股狂熱

在環球股市中,以新經濟或科技股為主的納斯特指數是最早收復肺疫造成的失地,隨後更屢創歷史新高,表現十分強勢,當然與這類股份受疫情影響相對較輕有一定關係。其實,香港的科技股亦不輸蝕,表現同樣十分強勢。或許科技股表現升勢凌厲,遠遠跑贏傳統舊經濟股份如銀行和地產股等,加上恒生科技指數於上月剛成立,確實吸引投資者的眼球,報章就科技或新經濟股的報道和分析,亦如雨後春筍般激增。

佔港股成交四成以上

根據全港所有新聞報章內容涉及「科技股」字眼的統計(30日移動累計變化),可見數字由4月中旬不足170筆低位反覆回升,隨後升勢進一步加快,即香港報章報道、討論或分析焦點,愈來愈集中在科技股身上。截至上周三,相關數字已飆升至822筆的近年高位【圖】。當然,數字顯著上升,亦曲線反映散戶的投資取向和相關市場景氣。事實上,近期僅是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的合計成交額,動輒佔整體港股成交額達四成或以上,可見市場對科技新經濟股趨之若鶩。

不過,投資者一窩蜂湧入科技新經濟股,究竟是疫情肆虐下股市表現的新常態,或是逐步形成如2000年科網股泡沫呢?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