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4日
8月23日,周日。新舊經濟輪動乃股市「長青」話題,惟多年來似足狼來了,成不了氣候之餘,還為新經濟粉絲製造了一次又一次趁調整加碼的良機。最新一回發生於本月初,一如既往,假象而已。這次連曇花一現也談不上,美股羅素1000價值指數上星期跑輸羅素1000增長指數接近五個百分點,按周表現為二十年來第二差。
在鐘擺的另一端,蘋果股份拆細在即,上周五股價再漲半成,過去12周有11周上升,市值已穩企二萬億美元以上。老畢並非鼓勵大家跟紅頂白,但投資世界最是現實,正如早前引用過的業界名宿所言,一種策略只要連續三年失利,基金經理感覺上便如老了十載,所謂形勢比人強,有沒有機會「擇善固執」下去頓成疑問。
逆水行舟vs乘風破浪
散戶並無來自客戶和上司的職業壓力,堅守原則相對可行,惟押注價值猶如逆水行舟,主攻增長這些年卻乘風破浪,捨易取難的結果是回報差距愈拉愈遠,現實殘酷,最具耐性的投資者恐怕也會心灰意冷。
老畢上周五以〈愈殘愈冇Say 美股不離地〉為題指出,標普500指數創歷史新高雖違反許多人的直覺,卻完全合乎市值定權重機制的運作邏輯。美股板塊輪動一再有頭威無尾陣,舊經濟難當領軍重任;反觀蘋果、亞馬遜等科網巨龍,市值愈大股價翻倍反而愈快。拜強者愈強及市值加權設計所賜,只要少數超級巨企長升長有,標指便有條件於一片質疑聲中更上層樓。
值得研究的是,撇除「超班」的科技霸主,美股實際表現如何?標普500指數上周二收市報3389.78,突破2月19日3386.15前歷史高位,此後數天窄幅上落,周五收報3397.16。然而,在所有成份股中,僅6%創52周新高,也就是說94%未能隨標指破頂。
這項數據本身就足以引起注意,但單看表面不能說明什麼。比方說,假如94%標指成份股離52周高位都只有2%,那就大大削弱了美股僅靠屈指可數強勢股帶動的說服力。2%云云不過是老畢「隨口噏」,意在說明資料不足不宜妄下定論。看仔細一點,清脆利落地破頂的股份雖屬少數,惟從另一角度觀之,大部分成份股離52周低位已很遠,整體則有56%股價高於200天牛熊分界線,說好不好,說壞亦壞不到哪裏。
聯儲局上周公布7月議息紀錄,市場即時反應是當利淡消息炒。「有米落鑊」欄主阿米提到,與其說市場不收貨,不如話投機者心頭太高,局方對控制孳息曲線等措施大有保留就「唔高興」。米兄所見,老畢認同,但不妨補上一筆,美國兩黨3月通過大規模紓困方案快如閃電,除了疫情嚴峻經濟停擺失業狂升外,金融市場危在旦夕恐怕才是根本原因。
從聯儲局破天荒把有形之手伸向企業信貸市場,足證當時救市迫切性不下於救人;反觀目前,財雄勢大如蘋果、亞馬遜也積極利用超低息環境發債抽水。肺疫大贏家尚且如此「厚面皮」,可見聯儲局促進(facilitate)市場穩定極度甚至「過於」成功,實無必要倉促推出控制孳息曲線等政策。
唔見棺材唔流淚
說到兩黨,個市一日冇穿冇爛,政客就不會感受到必須妥協的壓力,新一輪紓困方案自然拖得便拖。但願一眾尊貴議員以民為本,該做什麼做什麼,別次次唔見棺材唔流淚,要市場畀顏色兩黨睇,一個二個才識驚。
回說板塊輪動,正如前述,美股市寬(market breadth)確有改善空間,但從專業投資者角度出發,組合中沒有FAAMG或持倉不足,要跑贏大市難乎其難。即使是尋常散戶,投資毋須與對手比較,若等值押注標普500指數內十隻最大型科技股,今年迄7月底回報逾37%。以同一模式買入其餘490隻成份股,3月下旬見底後儘管反彈不少,惟年初以來仍蝕7.7%。這個對比足以說明,追落後賺的是辛苦錢,付出跟收穫往往不成正比,效果遠不如坐定定持有少數強勢股理想。
這令老畢想起自己的黃金相關投資。金價於2015年12月約1050美元水平見底,牛市醞釀了好幾年,但期間一直在千一至千四美元範圍內上上落落,去年中起才真正有勢可見,也就是一年多些而已。若非以月供形式機械性吸納,投資變相成為「固定開支」,在下於黃金陷入熊市時恐怕早已抽身,哪來的愈低愈買積少成多?
守得雲開自然欣慰,惟相比牛足十年的美股,老畢賺的是辛苦錢,同一方式如用在標普500指數基金,肯定事半功倍輕鬆得多;計入機會成本,得失完全兩條數矣。投資投機都不容易,意想不到的情景太多,管好自己控制得了的事,無悔、 滿意就夠。過度在意成敗,未戰已輸掉一半。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放水既忍手 A股打橫走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