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19日

呂梓毅 信圖分析

美國通脹未升原因之一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令聯儲局連同其他央行啟動印鈔機,實行大水漫灌,力挽經濟狂瀾。但根據過往幾輪放水的經驗,量寬行動往往只是推高資產價格,對實體經濟沒有太大「直接」的幫助(當然,資產價格回升產生正財富效應,某程度惠及經濟)。

為何聯儲局放水,往往對經濟都起不到直接的幫助呢?關鍵之一,在於銀行放貸的取向。根據聯儲局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所做的調整顯示,美國國內銀行對大中型和小型企業緊縮貸款標準淨值比例進一步攀升,即放貸標準持續收緊。

銀行緊縮放貸 沒釋出資金

截至7月最新數據顯示,兩者均按月抽升約30個百分點,至71.2%和70%,且同創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僅次於2008年10月金融海嘯最糟糕時的水平【圖】!這反映在當前疲莫能興的經濟環境和企業倒閉數字持續回升下,銀行基於經營風險考慮,不欲積極放貸。這也解釋了為何經濟衰退出現期間,銀行往往都是收緊放貸標準(銀行經營本色往往是「落雨收遮」);故在沒有銀行「放水」配合下,聯儲局量寬對實體經濟幫助自然大打折扣。

話雖如此,聯儲局多次量寬,為何都沒有觸發通脹上揚呢?箇中原因正正便是銀行沒有同時釋出資金配合,令流動性未能湧入實體經濟所致。值得留意的是,銀行把資金停泊在聯儲局的剩餘儲備水平,在量寬期間(包括目前情況)均保持反覆上升勢態。換個角度看,若然這狀態出現改變,通脹便有趨升的壓力。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