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15日

大獅分析

新興市場股票分散風險添回報

不知不覺下半年第三季又已經過了一半,不少歐美及亞洲的上市公司亦已發布了其上半年的業績報告(香港及A股上市公司相對較遲公布)。綜合筆者所粗略統計,整體上半年業績在經過各大行分析員下調其預測後大致略優於市場預期,但對於下半年的營運狀況,很多公司的管理層表示仍難以預測,收入及盈利的能見度仍然偏低;另外,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部分估值甚高的美股,以至科技股由於其第三季展望低於市場預期而令股價急挫(如上星期美股的SaaS公司),反映出現時高估值公司實有點高處不勝寒之感,投資風險甚大,一點失望亦可能令股價大幅波動,甚至崩盤。

市場資金泛濫,加上極低息及低通脹環境下,投資者再次面臨別無選擇(TINA, There Is No Alternative)的難題,美股是再創新高還是見頂回落,實難以預料,但既然美股不再便宜,加上美國大選臨近,環球政治局勢動盪不休,投資市場在下半年預計將仍然十分波動,所以筆者屢次強調現時分散風險投資尤甚重要。除了早前提議可考慮加入黃金或相關投資外,筆者亦看好新興市場股票作中長線部署,MSCI新興市場指數自7月初至今更一直跑贏美股及其他成熟市場,升幅近10.3%【圖】。當然,筆者看好的印度股市自5月中推介起更已升近30%,其他如巴西、智利、台灣及南韓股市在同期亦錄得不俗升幅,故近期若然新興市場股市出現獲利回吐亦無可厚非,反之筆者將會視此為趁低吸納的良機。

長遠看好 抗跌力提高

可能有部分讀者對新興市場過去10年表現大幅落後難言信心,但需注意的是新興市場近年的基本因素其實已大幅改善,而筆者看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8月發布的《2020外部風險報告》披露,不少新興市場國在2019年的經常賬戶差額有明顯改善(自2013年的緊縮恐慌taper tantrum後逐步下降),雖然今次疫情將可能令情況短暫轉差,但鑑於這些新興市場在經濟刺激措施上相對保守合理,其長遠向好的趨勢將維持不變,受外圍風險影響的抗跌力也在提高。

其次,另一樣值得注意的是被機構投資者追蹤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其組成與2012時比較亦有很大改變,現時中國在指數中的佔比已升至近40%(財政較為穩健),相反脆弱經濟國(如巴西、印尼及墨西哥)等的佔比從當時的30%下降至約17%;同時,周期性行業(如能源及原材料行業)在指數中的佔比亦由過往的30%下降至約13%,相反科技及消費類增長型股票的佔比則上升至33%,指數將更受新經濟股的增長動力所影響。

此外,市場亦正在調升新興市場的盈利預測,單單在7月時便提升近15%,反映投資者相信新興市場在疫情後將會更快復甦,加上新興市場企業的利潤率亦處於歷史低位,未來較美股改善的空間將會更大。

最後,弱美元及低利率環境持續將利好新興市場股票,而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亦將可能令部分市場資金流出美股並尋找更高回報。總括來說,筆者看好新興市場股票將有助改善投資組合的中長線表現,但同時投資者亦需注意投資新興市場的風險一般亦相對較高。

iFund,獅瀚環球金融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