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8月4日

呂梓毅 資金流向

貨幣基金「走資」的啟示

今年3月新冠肺炎在美國開始爆發後,從資金流向角度看,曾經出現一個頗明顯的趨勢,就是一方面聯儲局不斷放水(量寬),向市場注入海量流動性;另一方面,卻有龐大資金持續湧入貨幣基金內。

根據美國ICI貨幣基金資產規模總額於3月初(即聯儲局實施無限量寬相若時間)開始飆升,短短不足3個月內便膨脹超過1萬億美元,至4.8萬億美元,迭創紀錄新高。

然而,不知是否因為較早前美國疫情緩和,還是美股表現異常強勢,令投資者終於按捺不住從貨幣基金抽身,轉投股市,令該貨幣基金資產規模徐徐下滑。在過去10個星期裏,便有8次錄得按周資金淨流出;其中於截至7月15日的一周,淨「走資」更高達874億美元,相當於資產規模約1.9%;以金額計,是歷年第二大一周淨流出,僅次於2008年9月金融海嘯期間的情況。

資金或轉投股市

那麼,以往美國貨幣基金出現大規模的流出時,對美股後市有何啟示呢?

從過去近10年數據顯示,若然標普500指數處於上升周期,當貨幣基金如上月中按周出現明顯淨流出(資產規模按周縮減1.5%或以上),標指隨後往往還有一段上升走勢,例如2014年和2018年,又或是持平發展如2015年【圖】。唯一例外是2019年4月19日,當時貨幣基金不足一個月內兩度出現顯著資金流出的訊號,反映投資者風險胃納飆升,甚至對後市異常亢奮,最終刺激標指隨後一個月下挫約7%。

由此觀之,由於資金目前有從貨幣基金流出轉投股市跡象,成為新一輪「購買力」,令美股短期表現或不致太差(最壞情況只是在高位橫行,如2015年4月)。不過,宜留意若然短期內貨幣基金再出現資金大幅流出,屆時大市便可能隨時出現較大調整或震倉情況。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