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7月8日

呂梓毅 信圖分析

從成交額看港股何時見頂

近日港股成交異常熾熱,過去兩個交易日的總成交額均突破2000億元(分別達2508億和2400億元),創2018年3月22日以來新高。交投如此活躍,投資者開始擔憂股市快將見頂。事實上,上一次港股成交額超越2000億元,是發生於2018年5月31日,當時恒指不久便開展連綿跌浪。那麼,如今港股成交現再度突破2000億元,是否意味快將重拾跌浪呢?

要分析港股與成交額的關係,不能單看成交額數字,因港股上市股票數目不斷增加,例如1995年港股總股票數目不足500間,目前已達2500多間,令成交額亦隨股票數目增加而上升。要解決這問題,可以把總成交額除以總股票數目(大致反映平均每隻股份的成交金額;下簡稱「每股平均成交額」)。附【圖】便是自1997年至今「每股平均成交額」的變化。簡言之,「每股平均成交額」愈高,代表交投愈熾熱,反之亦然。

那麼,怎樣的「每股平均成交額」水平才算高?觀測過去20多年變化,當「每股平均成交額」達1億元或以上便屬偏高。

此外,偏高成交額情況可以維持一段短時間,且期間「每股平均成交額」甚至有進一步飆升機會,例如2007年和2015年。惟我們只須留意過去100個交易日內,「每股平均成交額」首次達1億元的位置便可(見附圖綠棒位置)。

過去20多年來,「每股平均成交額」達1億元門檻的,只曾出現過7次訊號(包括本周出現的1次)。從之前6次的分布,不難發現熾熱成交往往出現於牛市開始初期,即1998年和2009年的訊號,又或牛市尾段、熊市初期,例如2007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的訊號。出現如斯情況也許不難理解,因為當股市出現熊三恐慌拋售和牛三瘋狂買貨,成交額往往都會出現顯著抽升情況,甚至觸及前述臨界水平。

訊號背景恍如2009年5月

這裏有兩個重要訊息要留意。首先,若然超高「每股平均成交額」訊號是出現於牛三階段,大家便要當心。因為據過往4次的情況,恒指最遲不會多於4個月便開始熊市大跌浪!注意,這並不代表恒指短期不會進一步攀升,可見2007年情況。其次,若然超高「每股平均成交額」訊號是出現於熊市末端(或牛市初期),恭喜你,港股升浪還未結束,後市還有很多想像空間。

那麼,目前的訊號屬於哪一類呢?單從恒指過去兩年的走勢來看,相信沒有人會相信港股現時處於牛三。不過,從目前宏觀角度看,這又是否屬於熊三末或牛一初期呢?說穿了,目前的股市非牛非熊,只是由央行量寬和海量資金湧入造成的怪異現象。不過,現時訊號跟2009年5月的背景有幾分相像。有什麼啟示?當資金潮退或金融市場出現非流動性可解決的衝擊,股市音樂椅便會停止!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