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
筆者亞洲為金融科技師學會主席及創辦人,6月初應金融科技企業——標保之邀出席研討會及擔任嘉賓,為仍就讀或已畢業的大學生們演講,主題為「如何擁抱金融科技的發展」。
參與的學生非常優秀,大部分來自本港數家著名學府,他們同時修讀資訊科技、金融工程、經濟,並已計劃於大學暑假期間分別在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各實習2年,為加入金融科技行業作充分準備。
若金融科技企業或傳統的金融機構欲成立金融科技部門等,他們必定志在必得,「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須知今次標保招聘的申請者眾多,最後只有40位能入圍。
目前中美為全球科技發展最迅速的兩大國家,香港背靠祖國,必須留意中國內地的科技發展直接影響香港各方面的機遇,中國在2000年科技投資只有100億美元,至2018年已達3000億美元,18年間上升30倍,佔中國GDP的2.5%。這是歷史數據,未來又如何?
七大領域尋找機遇
中國欲在未來5年投資1.5萬億美元於科技研發,冀追趕美國晉身全球領導者地位,內地各大城市的政府包括北京、上海及其他10個城市,在今年上半年大約投資9350億美元於未來科研,這些研發將集中在新型基礎設施領域,一般認為包括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及物聯網等領域。
各位同學應細想這新七大領域科研發展對相關產業鏈的影響,未來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將產生哪些革新?如何把握此機遇又不致被淘汰?
香港現有8家虛擬銀行及數家虛擬保險,日後還有虛擬MPF(現稱eMPF),但香港缺乏足夠的金融科技人才來滿足這些新興虛擬金融機構的需要,一眾金融科技企業求才若渴,不但以高薪厚職吸引人才,亦應設有股權獎勵制度,未來科技迅速發展推動快速增長,從大灣區擴展至「一帶一路」等,預料企業價值必定水漲船高,若未來上市的話,股價升幅更可觀,預計金融科技從業員收入和增長高於其他行業。
財不入急門 長線釣大魚
新經濟股及科技股的特徵如下︰
1、長期增長︰天空才是頂位,卻沒有周期性;
2、科技創新產生巨大差異化,令市場競爭減少,如美國在5G沒有競爭力,中國華為及其他中資電訊公司卻擁有許多5G專利,5G標準已達R16及R17標準,若美國再不參與,她便缺席在ITU及3GPP等製作和操作標準。由於具5G速度才可做到IOT物聯網、無人駕駛電動車等發展,傳統汽車及其他行業等勢受影響,工業生產、機場、地鐵等管理及效率亦將截然不同;
3、借助其他力量急速發展︰利用目前大學、政府政策及資金、沒有盈利便可上市、同股不同權、新模式及定位、具核心競爭力、短期不易被抄襲、盡快奪得人才、爭取客戶和市場份額等成為領導者,發揮成本效益;
4、跨越地區和行業︰如阿里巴巴(09988)、騰訊(00700)、臉書從簡單業務發展至其他業務,如流動支付及虛擬銀行等,提供一站式服務,取得客戶各方面大數據,讓科技巨企更清楚客戶需要,不能離開你的服務/產品。
各位宜考慮下列方法投資科技股及新經濟股︰
1、平均成本法︰假設自2000年1月1日起每月投資100美元於科技ETF Invesco QQQ,至今年6月1日總回報為436.18%;
2、價值平均法︰無論股價多少,每月定期購入1股,同期回報為306%;
3、一次性透過長期持有︰此方法最簡單,但必須符合三個準則—「看得準、守得住、守得穩」。
首2個方法的投入豐儉由人,但因每月平均購入,不需理會市場波動,心情不易受影響,達致「財不入急門」,卻能放長線釣大魚!
首個方法的回報適合上落市及波動市,記得2000年納指高位達5100點,後於2001年大挫至谷底1100多點,隨後熊市反彈,至2015年5月才超越5100點及確認牛巿,平均成本法最適合於前15年走勢,長期有機會於低位購入。
相反地,價值平均法最適合於長期牛巿及投資於增長股,「不怕買貴、最怕買錯」,鑑於長線不斷看升,納指在過去廿年只有近5年屬牛市,表現反而遜於平均成本法回報約1倍;若未來科技股繼續牛市,相信表現可能逆轉,各位必須留意!
聲明︰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持有阿里巴巴。東驥旗下基金及客戶組合持有阿里巴巴、騰訊、臉書。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政府負巨債 未來十載蹣跚而行 |
上一篇: | 香港地有幾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