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8日
美股升勢一時無兩,納斯特指數於上周五(5日)一度創下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已反彈至本輪熊市跌幅黃金比率78.6%之上,道指亦成功重上200天線,靠的並非新冠肺炎疫情「雨過天青」,而是各大央行為救市傾注的流動性。
2008年9月雷曼爆煲後,美股暴瀉,聯儲局在同年11月啟動量化寬鬆計劃(QE),惟直至翌年3月QE加強版推出,標指才開展歷來最長的大牛市。2020年3月,美國在疫情衝擊下插水,儘管聯儲局3月兩度緊急減息共1.5厘,並重啟QE,標指仍未止瀉,局方3月底承諾無限量購債(QE Infinity),股市隨即「一彈無回頭」。
勿忘基本因素
回顧12年歷史,標指在上述兩段時期走勢異常相似【圖】,歷史正在重演?標指是否已經進入大型牛市?此可能性當然不能抹殺,但基本因素最好亦不要忽略。
標指2009年上半年平均市盈率只有14.7倍左右,目前卻高達22.2倍,假如美國企業盈利能夠快速完全復元、新經濟科企再次改變人們生活模式、地緣局勢沒有惡化,新一輪升浪或許可以媲美上次的4倍回報,否則美股頂多只是一頭「弱牛」。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港股料破橫行區 恒地新世界值博 |
上一篇: | 憧憬澳門通關 金沙追落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