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30日

阿米 有米落鑊

急速A股化 港股難做長線投資

「香港國安法」在中國人大通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亦發話香港喪失高度自治,即將面臨制裁,但港股眾望所歸要大跌的情況並未出現,反觀北水港股通連日仍保持淨買入,而且幾乎每日早上都會有大手成交挾淡倉,直到下午時段才重新由沽盤主導慢跌。整體而言,中國官方相關資金托市的味道是相當濃烈。

進入「你懂的」時代,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恐怕亦要變成「國家金融中心」,香港股市本來是外資與中資平分春色,但經此一役,外資毫無疑問會從港股逐步撤出,最後港股就成為中資的主場。

近年亦有不少人討論過港股「A股化」的問題,包括政策或傳聞主導股價,春江鴨炒作白熱化,暴力式炒作股價等,康希諾生物(06185)就是近期好例子,但除了這些表象,未來港股本質上的變化可能更大。A股市場中無論機構或散戶,他們理念上皆是狼性投機,又喜用槓桿放大回報,令到商品式追漲殺跌在A股時有發生,久而久之就趕走很多長期投資者。

A股市場中,除了茅台(600519.SH)等少數白馬股外,其他股票多數只有周期性炒賣機會,難以作長期持有投資。A股過去10年三起三落,已淘汰極多人,至今仍留在鬥場的中國股民已非常清楚,偏偏香港散戶在這方面就是毫無覺悟,長期停留在昔日買樓一般的心態,就是買股長期持有,股票就算一時下跌,總有日會「返家鄉」,筆者近日解答散戶的問題愈多,愈發覺這種認知是何等根深柢固。

明明滙豐 轉眼變成利豐

之前散戶至愛滙控(00005)暫停派息股價大跌之時,網上有人將流行歌其中一句歌詞改做「明明滙豐,轉眼變成利豐」,乍看為求啱音穿鑿附會,但仔細想想亦有其道理。利豐(00494)發跡於歐美對中國製造趨之若鶩,中國供應鏈輝煌時代,到馬雲創立阿里巴巴(09988)開拓電商,其貿易中介人地位就急速失色,是典型時勢造英雄的公司。滙豐歷史更悠久,早在晚清已是中國及英國貿易的重要中介人,香港因「中國門戶」的角色享有百年繁華,滙豐英資但董事會獨立於英政府的特色,亦令其可左右逢源,過去兩代人的確可一注獨贏滙豐致富。

不過,隨着世界貿易逐漸由全球化轉變到單邊主義,滙豐角色愈見薄弱,既要應英國監管部門要求暫停派息,內地四大國有銀行壓境下,滙豐對中國政府而言並非嫡系,到美國要制裁香港銀行業,滙豐又首當其衝,不中不英不美,令銀行變得兩面不是人。阿米當然早明言銀行股及金融股避之則吉,但滙豐是當中特別令人痛心的範例。細思極恐,滙豐如是,港人豈非亦如是?

筆者馮宏遠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未持有上述股票。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