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2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美經濟難望V彈 全面復元需兩年

筆者首先報佳音,上周與生物科技公司Inovio行政總裁約瑟夫.金(Joseph Kim)交流,他透露廠方已對新冠肺炎疫苗展開初步人體安全及免疫測試,預計6月取得試驗結果,計劃年底生產100萬劑疫苗。他表示,數家同行也啟動疫苗人體測試,希望測試成功。

疫苗產量是抗疫的關鍵,目前病毒蔓延全球,預料每周必須生產數以百萬計疫苗,每年製造數以十億計劑量,才能控制疫情。由於病毒會變種,約瑟夫.金認為或需隔年有不同疫苗面世。

歐美疫情將會如何發展?只須看看中國現狀。疫情首先在中國出現,亦率先實施全國封城。2至3個月後,中國疫情逐漸消散,疫區逐步解封,經濟開始重啟,但有關措施重創經濟,導致大量人失業,恢復元氣需時。目前百姓日常生活仍受諸多限制,除非疫苗研製成功,否則消費開支休想回升,中國經濟未見「V形」復甦的跡象。

歐洲將步中國後塵,未來數周部分地區復市復課。問題在於疫區解封後,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會否反彈。若疫情轉趨惡化,可能要再度封城。

根據CBS新聞台的民調,撤銷封城令後,放心在酒吧與餐廳吃喝、乘搭飛機,以及出席大型集會的受訪者,分別僅得29%、15%和13%。除非疫情出現重大轉機,否則經濟問題只是剛剛浮現,部分行業可能快將全行覆沒或面臨重大改革。受疫情影響,長遠來說轉型時代(Age of Transformation)可能早於預期出現。

不少人關注何時能全面重啟經濟,其實問錯問題,經濟沒有完全停擺,眾多不可或缺的行業仍繼續運作,只是改在家中進行買賣,交易並沒有停頓,但營運方式有別,經營成本起了變化。筆者預計疫情前的經濟模式將一去不返,面對未知的未來。

檢測數量未達解封標準

Quill Intelligence行政總裁布斯(Danielle DiMartino Booth)指出,美國一半GDP由3%縣城撐起,這些地區共佔全美確診個案逾61%。除非這些疫區解封,美國經濟將繼續停滯不前,打擊消費意欲,市區最難重回正軌。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16日宣布重啟經濟指引,各州州長可根據指引分三階段解除封鎖措施,每階段為期14天。分階段放寬限制,有助恢復公眾信心,緩解疫情的威脅,對重振經濟非常重要。然而,很多美國人抱怨停工沒有收入,就算封城令撤銷,若消費者無法放心光顧,老闆也不會貿然復市,召回員工上班。

目前美國疫情穩定下來,必須確保解除限制後,患者死亡率不會反彈,所以必須保護老弱傷殘。假如處理得當,筆者預計到5月底,大部分美國州份進入全面解封的第三階段。如果處理失當,預料今夏經濟將一池死水,經濟衰退較預期來得更加漫長。

筆者有幸加入為美國州政府獻計的電郵小組,獲悉州政府計劃按年齡、健康情況等因素,把居民劃分為5組。50歲以下人士屬於第一組;第二組年齡50歲至65歲,身體質量指數(BMI)低於39;第三組同為50歲至65歲,但BMI高於39(該組別佔俄亥俄州人口約3%);80歲以上長者,或65歲至80歲長期病患者(癡肥或患有二型糖尿病、肺部疾病、免疫失調等疾病),撥入最高危的第五組(佔俄亥俄州人口約3.5%,新冠肺炎死亡率高達55%),其餘納入第四組。

電郵小組建議,州政府向高危組別提供經濟援助,但要求他們留守家中,直到全部居民均已接受病毒測試才能「出關」。小組預計約八成勞動人口將在第一階段復工;到第二階段再有一成勞動人口重返工作崗位,屆時人人已接受檢測,疫苗已經面世。

所以,檢測數量是解封的關鍵,大部分醫療專家認為美國必須每天檢驗50萬人,才能真正控制疫情。可是過去數天,每天僅平均篩查20萬人,必須把檢測數量倍增。既然私人實驗室擁有足夠檢測套件,大可分擔政府重擔。美國在疫情爆發初期,正是由於沒有借鑑南韓、紐西蘭等國進行大規模檢測,導致病毒迅速散播全國。

大選前或再出招救市

過去4周,筆者一再指出,當局必須插手干預,否則美國肯定面對通縮引發的經濟衰退。聯儲局祭出史無前例的救市措施,美國政府經濟紓困方案出台,但各項援助並非旨在推動經濟,目標只為救濟失去收入的企業及僱員,希望盡快復市讓經濟逐漸自行「療傷」,有別於以往的刺激經濟計劃。

筆者預計,美國經濟至少待兩年後才能全面復元,今年難以出現「V形」復甦。而且估計當局在美國大選前將再大灑金錢,政府開支因而進一步膨脹。民主黨與共和黨為討好選民,在國會夏季休會前也可能加推救援方案,確保國民在大選前嘗得甜頭。

聯儲局購入垃圾債券,打救處於水深火熱的「殭屍」企業,以保住工人飯碗。聯儲局察覺問題所在,決定出手相助,避免本已蕭條的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可是並非所有「殭屍」企業因此得救,彭博引述野村分析師的意見,指出愈來愈多槓桿貸款抵押證券遭到降級之際,超過一成美國擔保貸款憑證(CLO)可能暫停向投資風險最高的持有人支付本金、利息等現金。

換言之,眾多獲得聯儲局拯救的企業將面臨債券評級下調,聯儲局的救市行動僅能確保公司債券價格不會下滑,卻無法提升企業表現,讓企業得以償還債務,眾多「殭屍」企業最終難逃灰飛煙滅。

聯儲局大舉「掃貨」,會否導致美國通脹上揚?Hoisington Investment Management執行副總裁亨特(Lacy Hunt)發現,近日多篇文章不約而同指出,美國財政部和聯儲局運用「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簡稱MMT),或奉行「直升機貨幣」政策(helicopter money),一旦疫情受控,這次經濟紓困方案跟2008年金融海嘯後出台的量化寬鬆措施相比,可能帶來不同效益,向經濟注入更多動力,刺激通脹上升。

此外,這些文章認為,這次總值2.7萬億美元的經濟紓困方案,成效應遠超2009年的2萬億美元量化寬鬆措施。若文章所言非虛,當局真是推行MMT,這類貨幣及財政政策會否刺激經濟、推高通脹?亨特認為不會如此。

印銀紙動搖貨幣體制

亨特解釋,聯儲局採用MMT前,必須大幅修改《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設下的規限,讓財政部得以直接出售證券予聯儲局,才能把資產變為法定貨幣(Legal Tender)。一旦《聯邦儲備法》修訂獲得通過,將嚴重動搖全球貨幣體制,美國銀行體制變得無關重要。

亨特引用史實指出,不少國家的央行曾把資產變為法定貨幣,類似個案曾分別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及二次大戰後於德國、中國及匈牙利上演,拉丁美洲更加屢次發生,但後果是通脹飆升拖垮經濟,最終引發政治動盪。歷史教訓是政府印銀紙試圖帶起經濟,結果適得其反,摧毀國家基石。

近日美國經濟學家布羅克(Woody Brock)撰文指出,服務經濟(Service Economy)崛起,服務業佔整體GDP比重愈來愈高,從業員數目由1910年佔勞動人口約25%,暴增至目前的86%,為經濟周期帶來穩定。可是在疫情下,服務業飽受衝擊,何時才能復甦只有天知曉,這種情況過往聞所未聞。

布斯分析過去5周數據,推算美國4月份U3失業率(統計過去4周未能找到工作的勞動者)約16.2%,但部分人口稠密地區失業率可能低於預期。Mish Talk專欄作家夏洛克(Mike Shedlock)則根據過去5周美國共有2600萬人失業,估計美國4月份失業率介乎17%至25%。他預計失業率可能達20%至24%,U6失業率(包含希望覓得長工卻只能找到兼職的勞動者)更高達30%。

夏洛克預料,美國5月份失業率進一步攀升,一切取決於復市時間表,大城市恢復運作,但短期內失業率極可能維持在25%。筆者認為,這場疫情將導致「大重置」加快降臨,屆時全球把債務合理化。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