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6日
環球疫情加劇擴散,在各國釋出短期資金及落實一系列抗疫措施的情況下,股市上周仍大幅波動。儘管上周五歐美股市反彈,但資本市場仍瀰漫熊市氛圍,互聯互通北向資金看似亦被恐慌情緒感染,出現若干淨流出狀態。
自上月下旬,北向資金就呈現撤離的初徵。疫情環球擴散,金融和資本市場大幅震盪,擬長期買入的外資也頂不住壓力,沽售離場。不過,北上資金本身並非全為長線資金,部分亦為對沖資金,進行估值高低套利。始終環球市場聯動性高,在環球股市出現大調整時,北上資金與環球市場趨勢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從長期角度出發,不少機構對A股仍保持中長期看好的取態。環球市場震動令風險資產大幅下跌,美股及環球主要股市跌幅驚人,石油價格戰亦令原油價格出現崩盤式下挫,新歷史天天出現,觸發環球資產恐慌性逃離潮。
歐美波動引發避險拋售
與此同時,上周一至四,有3個交易日出現了北向資金大幅淨流出的情況。其中,3月9日淨流出金額達143.19億元人民幣,創下互聯互通開通以來單日資金淨流出最多的紀錄。
目前,疫情肆虐和油價大幅下跌帶來的歐美市場波動,是外資不得不短暫撤離A股市場、拋售資產的主要原因。中美之間不存在明顯的套息交易,相應亦難以在A股市場上看到因套息交易解除而帶來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入。國際投資者短線不單止無買入,反而拋售中國資產,始終股票資產屬風險資產。
目前,互聯互通資金的雙向流動趨勢主要反映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從風險資產短暫撤離為取態,資金淨流出反映投資者的短線心態,並非外資已改變他們的長期策略。須留意,全球股市估值已呈現下挫,流入市場的資金量肯定會受局限。
從現在外資撤出的情況來看,不單是撤出A股、港股市場,還包括美股、歐股、美元資產,基本上是不斷流出的,這種情況主要是避險情緒的作用,投資者也不需要過分演繹是否資金只是流出A股,很明顯不是這種情況,而是全面反映全球的市場情況。這種情況沒有辦法避免,但也不需要過於擔憂。
全球疫情衝擊點不同步
在波動期,環球資本投資者的部署存在較高聯動性,往往在全球股市出現大幅調整的時候,北上資金和這些市場的行為也有一定相關性。觀察歷史數據,北上資金的單日買賣取態原則上與前一晚美股升跌存在較強的的正向相關性,聯動性並不屬異象。
由於受環球資本市場波及,過去多次走出獨立走勢的A股上周亦受到一定的衝擊,與美股等主要市場方向走勢大約一致。
疫情在歐美持續爆發,導致經濟受負面衝擊,反照出全球的經濟體基本上是被綑綁在一起,沒有國家或地區能免於這種衝擊。
同樣地,資本市場亦屬如此,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股市能完全走出自己獨樹一幟的升市,反映出全球化的必然結果。不過,各市場受不同經濟疫情周期的影響,例如疫情在內地已經得到較有效的控制和改善,但歐美正處於惡化的爆發點,衝擊點並不同步,但環球化導致歐美震盪倒逼內地。
另外,全球股市間都存在較強的Beta關聯性,反映出全球經濟的同步基本面,但細節上各國基本面存在細微差異,故此長線走勢有別,但在短線關聯的表現上均緊扣在一起。環球市場波動對A股存在同向性的影響,但因抗疫周期處於不同節點,A股表現出一定防守性,特別是表現在抗跌性上,惟股市並不能呈現反向的屬性,也就是說,A股難以出現逆向上升。
展望未來股市表現,環球資本市場波動仍大,綜觀歷史走勢,以往環球緊急疫情事件從未出現過如此大的震動,動盪雖涉及疫情因素,但恐慌下肯定存在超跌。亦即時說,美股和歐股的下跌存在恐慌情緒,A股沒有必要全跟。
在外圍超賣的情況下,環球股市對比A股的吸引力較大,但從長期角度出發,外資長期配置A股的邏輯尚未出現逆轉,但這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認證。短線交易依然存在波動,中央依然需要以政策及流動性來維持資本市場的穩定性。
作者為資深投資銀行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A股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油價戰 民營煉化迎歷史性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