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1日
3月10日,周二。道指隔晚瀉逾2000點,惟美國總統特朗普於本港時間周三凌晨有救市措施出台,執筆一刻道指期貨反彈近千點,且看侵侵出招又止唔止到咳。
股市有升有跌,熊市並不罕見。這次大跌市感覺上所以如此恐怖,全因速度之快前所未見,道指從歷史高位回落兩成僅用了17個交易日。自1915年以來,道指自高位下調20%(符合熊市技術定義),平均歷時255個交易日,即使1929年華爾街大崩盤,道指滑落兩成也得花上36個交易日,那已是今年以外史上最快【圖】。
炒緊「世界末日」
從上述對比可見,平均二百餘天才完成的過程於短短數周內體現,與其問股市專家怎麼辦,不如找心理醫生幫手,至少在穩定情緒上更管用。債市情況更極端,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率由1.5厘到1厘再到0.5厘,頭尾只用了三個交易日!這顯然不是正常的避險,而是債市炒緊「世界末日」。
諷刺的是,這段日子盤滿缽滿的,正是瞌埋眼債當股炒那些「瘋子」,自認理性之輩若反其道而行,比如以Long Put美國長債ETF(代號TLT)形式變相Short債,過去兩周任何時點進行操作,大茶飯食唔到,打靶十世就有份。
病毒引發的股災萬分弔詭,皆因抗疫防疫措施對經濟的衝擊較疫潮本身尤有過之,特朗普的救市大計,離不開針對火燒眼眉的航空、酒店業等重災區提供支援,疫後則利用減稅重燃商家「獸性」,奏效與否尚待觀察,惟債市炒過龍,調整往往只需一個藉口,毋須真正轉勢,補回升幅某個百分比(想想黃金比率),回報已可以相當和味。
臨急抱佛腳
與趨勢對着幹從來都是危險行為,但只要不是瞓身,拿輸得起的錢磨練市場觸覺和成功交易者必須具備的執行紀律(discipline),縱使失敗收場,學費也不會白交。
有同事問老畢,面對驚嚇不斷的市況,應否調整強積金資產組合,由進取變為保守。在下並非理財顧問,不便亂給建議,但個人向來認為,「因時制宜」雖無可厚非,可是了解風險承受能力的最差時間,正是處身現在這樣的大跌市。假如同事一開始就沒有想過是否受得了投資組合減值兩成,巨浪乍起才臨急抱佛腳,那麼他由始至終就沒有任何投資計劃可言。
說到底,COVID-19觸發一幕接一幕的恐慌,誰亦始料不及。我想說的是,預測2020年環球經濟衰退的人可以很多,但過去十年八載,此輩有哪一年不預測衰退?美股牛咁耐,他們便淡咁耐,終於啱番次,當真何奇之有。市場上若有人1月前睇好、2月後看淡,老畢願意寫個服字。問題是,縱有這樣的人,恐怕亦不能告訴閣下跌市何時結束,校準時辰重投好友陣營。
Good Call?
結論是,除非2020年後不再投資,否則市場或經濟預測即使百分百準確,只要無法「系統化」(systematized)並在日後重複再重複,有Good Call跟冇Good Call實無任何分別!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電動工具需求殷 創科市佔穩步揚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