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月1日

呂梓毅 信圖分析

中國企業違約情況會否惡化?

隨着近兩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內地企業違約(default)或/和破產申請數字上升是可以預期的(兩者關連系數達-0.5以上)。

根據彭博統計,過去兩年內地企業破產申請、債務違約和違約但已解決的合併宗數,分別高達145筆和147筆(註:2019年數字截至12月30日為止),是歷年有統計以來最高兩年。僅是2019年內地企業迄今債務違約牽涉金額,已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情況非比尋常。

展望2020年,相關情況更值得關注,因為滬、深指數合共3770間指數成分股企業,2020年到期債務高達9200多億美元,較2021或2022年高出逾千億美元,顯示2020年內地企業償債壓力甚大【圖】。至於2020年內地企業違約等情況會否進一步惡化,關鍵要留意內地經濟和美元兩方面的發展。

 

短期風險較低

過去兩年內地企業違約和破產等數字顯著飆升,說穿了當然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有莫大關係。事實上,違約等數字與經濟GDP增長關連系數達 -0.5以上頗高水平。故此,若然2020年內地經濟下行壓力依然無法得到紓緩,相關情況進一步惡化是可以預期的。其次,滬、深指數成分企業2020年全年到期的美元債務多達1357億美元,同樣較2021年和2022年為高。若然美元於今年走向繼續走高,償債壓力、進而違約的數字必會更高。

當然,隨着中美貿易談判達成首階段協議,經濟下行壓力或有所緩和(惟復甦動力相信卻十分有限),以及美元近日的走向來看,顯示違約和破產等情況短期內進一步惡化的風險,暫時相對較低。

信報投資研究部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