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
聖誕節吃肉餡餅太多感到胃部不適,服食嘉胃斯康(Gaviscon)胃片就可紓緩徵狀。Gaviscon英國母公司利潔時(Reckitt Benckiser)在2017年鯨吞美國嬰兒奶粉生產商美贊臣(Mead Johnson)後鬧出整合問題,但「消化不良」只屬小病小痛。利潔時毛病在於消費健康產品業務問題纏身,令投資者大為倒胃,股價自2017年夏季高位下挫逾四分之一。
利潔時上任行政總裁卡普爾(Rakesh Kapoor)宣布退休,現任掌舵納拉辛漢(Laxman Narasimhan)在9月走馬上任,肩負扭轉利潔時頹勢的重任。納拉辛漢從美國飲品巨頭百事可樂(PepsiCo)過檔,之前曾効力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熟悉消費品牌、新興市場和電子商務的運作。利潔時急需這三方面的專才,跟納拉辛漢可說是天作之合。
利潔時通常透過內部晉升尋找接班人,這次選用外援反映董事會希望一改企業文化。以往利潔時講求積極進取,推動盈利節節上升,營運利潤率平均高於同行超過50%,可是這種企業文化或為當前問題埋下伏線。管理層承受巨大壓力,出現職業倦怠(burnout)。
納拉辛漢坦承欽佩利潔時「事在人為」的積極態度,但認為過去數年公司不停運轉導致有時「引擎太熱」,是時候減慢步伐。
卡普爾在兩年前推出RB2.0計劃,把利潔時一分為二,分為消費健康產品業務及家居清潔用品業務(卡普爾稱之為hyho),方便日後出售hyho業務,轉為純粹生產健康產品。
利潔時以消費健康產品業務為主力,貢獻整體銷售額逾六成,但有關業務問題叢生,邊際利潤每況愈下,每年業務增長率僅1%。反而過去3年hyho業務表現更勝一籌,每年業務增長約3%。
RB2.0計劃合乎邏輯,納拉辛漢應堅持下去,但他明年2月公布復甦大計,必須把帶領消費健康產品業務重回正軌列為首要工作。
可是利潔時必須落本投資才能刺激銷售增長,意味利潤率領跑全行的高峰期或已經一去不返。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美大行慳字訣 年終花紅縮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