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
從部分「巴打」對PE(Private Equity,私募基金)的不理解,高仁找來本港私募基金GP的Ken陳分享PE運作方式,之後再到與Ken陳及「豬朋狗友」戴Sir探討PE的高回報秘密,本文高仁將向各位「巴打」解構PE投資「獨角獸」虧本的原因。
戴孤劃:「鐵哥們」,2017年、2018年應該是新經濟企業的豐收年,咱們的眾安在綫(06060)、閱文集團(00772)、平安好醫生(01833)、小米集團(01810)等「獨角獸」都在香港掛牌了,PE和VC豈不是都可以「割韭菜」嗎?
高 仁:戴總,你又提起阿Ken嘅傷心事嘞。
戴孤劃:(用普「東」話,普通話+廣東話)雖然平安好醫生第一天上市就破發了,小米又以招股價範圍下限定價,但是像PE和VC等的上市前投資者,每股成本價比一般投資者應該低很多,你們應該賺了不少錢才對,何來會傷心呢?
回報率不及放內銀收息
Ken陳:戴總,你真是有所不知了。以我認識的一家PE為例,他們投了一家「獨角獸」企業,年期約4年屬中期,總回報只有7厘,折算成為年化回報率,還不及內地銀行的存款利率。你說傷不傷心呢!嗚嗚……
戴孤劃:(感到相當震驚,轉用普通話)到底這是什麼一回事呢!?
高 仁:戴Sir,要知道PE賺定蝕之前,首先就要識得ABC先。
戴孤劃:ABC?
Ken陳:Exactly!當新經濟企業startup嗰陣,所經營業務處於雛形、仲未成氣候,可能需要大量金錢做投資,不同階段會引入天使投資、VC、PE等投資者,第一次集資叫A輪,第二次叫B輪,第三次叫C輪,如此類推【圖】。
高 仁:新經濟企業成立初期未做到成績,有可能連續幾年業績都要蝕錢,早期入股的投資者要承受較高風險,所以A、B、C輪估值會相對較低。不過,一旦業務被證明有潛力或成功,企業晉身「獨角獸」行列兼且成功上市,早期投資嘅PE或VC的確可以「割韭菜」,獲得百倍甚至千倍的回報。
戴孤劃:早期、中期投資者都賺了,莫非後期投資者要虧本?
Ken陳:呢啲新經濟企業臨上市之前,有可能會作最後衝刺去融資,融資階段隨時會數到去N輪(高仁註:Ken陳利用誇張法作說明,但不排除去到E、F、G輪),企業估值亦達到最高峰。
限制禁售被迫坐艇
高 仁:如果PE喺最後一輪融資先至入股,企業上市後股價不似預期,但要走總要Pay(註:高仁最愛電視劇《衝上雲霄》主題曲的歌詞)。要Pay(付出代價)因為PE可能受到禁售條款限制,企業破發後愈跌愈深亦唔可以沽貨,埋單計隨時損失幾成本金,真係欲哭無淚。
Ken陳:哈!哈!所以,我哋行家有幾句戲言,PE投資新經濟企業,早期投資笑呵呵,中期投資賺粒糖,後期投資蝕間廠。
私募基金系列.之三
本欄逢周一刊出
如想與高仁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一街債仔賴賬 債主冇計追數 |
上一篇: | 金價今年爆鏡 反覆過後再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