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
企業更換高層,候任掌舵為免股東希望愈大失望愈大,往往把目標定得稍低,推卸責任給前任舵手,以免一旦未能完成任務惹來股東滿腹怨言。
不過,英國及荷蘭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行政總裁喬安路(Alan Jope)在1月上任後,希望幹一番大事,未有把握「重設」目標的機會,現在看來棋差一着。
聯合利華周二發出預警,估計全年收入增幅未能達標,明年業務更趨疲弱,2020年上半年實質銷售額增長「略為低於3%」,遜於預期的3%至4%,拖累同日股價曾挫超過6%。
業務增長不敵雀巢
喬安路在聯合利華由低做起,終於正式坐正,開局卻處於劣勢。然而,聯合利華未有怪罪喬安路,把業績平平歸咎於貿易形勢嚴峻,尤其南亞及西非市場挑戰重重。當中印度經濟放緩,自2018年初以來經濟增長減半,聯合利華難免在當地面對逆境。
不過,美國業務成績欠佳,卻跟當地經濟環境無關,而是美國對手寶潔(Procter&Gamble)捲土重來,令聯合利華難以招架。
雖然近期聯合利華終有起色,但處於全球領導地位的雪糕業務又遇上麻煩,英國雪糕公司Froneri步步進逼,上周收購瑞士食品巨企雀巢(Nestlé)旗下美國雪糕業務,挑戰聯合利華的王者地位。
另一方面,勁敵雀巢今年業務增長速度跑贏聯合利華,雙方在寵物食品、咖啡等市場對撼,但雀巢均壓倒對手,刺激其股價節節上揚,年初迄今急飆32%,升幅高於聯合利華近一倍,目前預期市盈率22倍,聯合利華則為20倍。
仿效對手零基預算
為了扭轉頹勢,聯合利華可能重整業務,放棄增長緩慢的品牌。儘管近年聯合利華大舉收購,買下眾多時尚的「新興勢力」品牌,但併購並非靈丹妙藥,今年上半年該公司一再收購及出售資產,但僅能提升利潤率0.5個百分點。
聯合利華在2017年面對美國同行卡夫亨氏(Kraft Heinz)惡意收購,雖然對方最終無功而回,但聯合利華卻因此元氣大傷,處於「瀕死」邊緣,並重訂利潤率目標。既然前景不明朗,喬安路應重新評估有關目標。
此外,聯合利華狂削成本,更從卡夫亨氏偷師,採納零基預算(zero-based budgeting)來提升效益,期望藉此能趕上對手。預計聯合利華將再接再厲,把省下的成本用於再投資品牌,從而提高盈利能力。
可是銷售疲弱反映聯合利華必須加碼投資,若果業務仍未見起色,便需要另覓法子。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瑞銀改組財管業務 服侍超級富豪 |
上一篇: | 低稅吸人才 樓價亦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