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2月19日

徐意 隨筆Fund享

油價急升機會微 無阻幣策續寬鬆

中美兩國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市場憧憬帶動經濟回暖以至原油需求,刺激油價攀升,布蘭特期油曾突破66美元,會否繼豬肉價格後,進一步加重內地通脹壓力?觀乎過往數據,油價對內地通脹的影響力正在下降,而隨着核心通脹趨弱,料不會改變內地政策寬鬆的方向。

對內地CPI影響漸弱

中國在上周五晚公布中美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後,國際油價上揚,布油昨晨一度升穿每桶66美元。事實上,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達成協議,計劃明年首季每日額外減產50萬桶原油,近期已推動油價升勢,惟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意外增加,令布油在66美元以上維持未久便稍作回落。

但在利好因素較多下,油價在未來一段時間有機會穩定在60美元以上,部分券商已調高明年油價預測,高盛把布油預測,由每桶60美元上調至63美元;摩根大通亦由每桶59美元,上調至64.5美元。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近期名義通脹已飽受豬肉價格飆升的壓力,如今再添油價走高的因素,會否進一步推高通脹,甚至影響貨幣及財政政策的方向,都值得探究。

然而,【圖】中可見,直至2011年,內地通脹與油價走勢的關係相當密切,但自2012年以後,油價對內地通脹的影響力便大不如前。例如布油於2016年至2018年期間,由每桶40美元附近,反覆漲至80美元,期間內地通脹相對穩定,不及豬肉價格近期對通脹的推升作用明顯。

事實上,目前布油價格貼近過去20年的平均值,不算高水平,估計油價要急升至80美元以上,才會對內地通脹壓力有拉升作用。以目前環球經濟和原油供需狀況,以及內地致力推動交通工具使用電力取代化石燃料,油價急漲至上述水平的機會不大,除非出現突發性地緣政治風險。

國內非洲豬瘟疫情未有減退,加上明年1月底便是農曆新年,相信豬肉價格高企問題,在短期內難以解決。不過,隨着中美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中國料從美國大量進口豬肉,豬肉價格在農曆新年過後,仍有機會回落,屆時通脹壓力應有所緩和。

降準減息 不可或缺

此外,撇除食品及能源價格的中國核心通脹(core CPI),仍由10月的1.5%,放緩至11月的1.4%,加上1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按年下降1.4%,顯示內地工業仍處於通縮狀態。可以預期,政策寬鬆方向不會改變,市場對加大財政政策力度有更大憧憬,尤其是政府提前下達明年部分新增專項債額度1萬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基礎建設。

可是,專項債的發行也有其限度,觀乎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專項債的比重已由2017年11月的37%,攀升至今年10月的44%。此外,內地媒體也引述財政部官員指出,專項債償還過度依賴土地出讓收入,雖然有關風險整體可控,但已出現一些須警惕的苗頭。由此路進,降準及減息等貨幣政策,仍是明年紓緩經濟壓力不可或缺的舉措。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