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2月6日

管理新思維

香港醫療科技由「創」而「立」

統籌:陳志輝(中大EMBA課程聯席主任)

主持:潘嘉陽、李靜宜

嘉賓:梁立慧(倍靈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潘 潘嘉陽  李 李靜宜  梁 梁立慧(Lydia)

 

李:早前我們訪問過製造5G機械人的路邦科技,它也是香港ICT大獎2019年得主。而今天嘉賓任職的倍靈科技則摘取了2018年的桂冠。過往Lydia也曾多次上來討論《易經》,但今天則會分享她的老本行:醫療科技。這門產業的現況是怎樣的?香港有什麼優勢?

梁:香港的醫學院和工程學院在全球名列前茅,發展醫療科技可謂得天獨厚。當然,有人指香港地方太小,人口不足,臨床實驗便欠缺規模。然而這卻可能也是優勢,我們的人口密集,在短期內就能收集大量樣本。另外,醫療科技非常重視integrity(誠信),而香港的誠信乃舉世公認。每當我們到外國參加展覽,訪客看到「香港設計」便會眼前一亮。

李:你的目標巿場是香港還是放眼全球?

梁:我們先以香港作為試點,當證明商業模式在香港可行,便到世界各地複製。因此,香港可作為國際買家的樣板。

指環收集睡眠數據 AI分析

潘:這些醫療科技會否針對某類人口特徵?

梁:香港面臨老齡化,衍生了某些疾病。因此香港的科技人員多會集中研究心血管、腦中風及腦退化。這些產品在香港有巿場。港人屬於東亞人種,因此產品可順利推展到日本和內地。

李:要進行科研,香港的技術、人員和儀器又是否充足?

梁:香港的研發資源確實面臨局限。雖然醫學院卓有成就,但公立醫院十分忙碌,醫學教授要同時兼顧醫院和研究也是疲於奔命。有時看到他們這樣辛勞,也不好意思去打擾他們。

李:說到香港營商的難處,一般人會想起租金貴、工資高,那醫療科技產業也面對這些障礙嗎?

梁:與美國的科研人員相比,香港的薪資不算高,大概只是他們的四折,故就開發高端科技而言,香港反而有成本優勢。與此同時,我們也能吸引海外來港就讀的研究生留港效力。最近港府還推出了引入外地人才的政策,這當然是喜訊,畢竟創科界長期都是人才不足,有需要加強。

香港無疑地少,但如果我們集中從事科研而非生產,耗用的地方其實不多。

李:不過我知道你們也從事部分生產流程,這方面又有什麼困難?

梁:人手和地方仍是主要問題。不過香港的好處在於鄰近廣東省,增值較低項目可以委託國內製造,而高增值或高端的部分則會留港生產。當我們參展時,客戶往往追問產品在香港設計之餘,是否在香港製造。基於客人有這個訴求,我們還是由香港負責生產高端的環節。

李:我們談了整體業界環境,現在再請你簡介公司的業務吧。倍靈科技在三年前創辦,至今已逐漸在巿場立足。你們的主要產品是什麼?

梁:我們的首項產品是一隻指環。市面上已有各種穿戴裝置,那喚起了人們的健康意識。但我們開發的並非一般的消費產品,而是醫療產品。消費者對一般產品的取態是可戴可不戴,醫生也懷疑這類產品的準確性。我們的定位在於產品數據必須能取信於醫生,醫生能根據指環的數據來為病人斷症。

我們除了開發硬件,也注重雲端的人工智能。我們希望用家毋須進院,安坐家中也能了解自己是否患有睡眠窒息症,以及自己的睡眠健康狀況。指環在一個晚上收集了許多資料,那需要雲端的人工智能協助分析,從而判斷用家有哪些睡眠問題。有些人雖然沒有睡眠窒息症,但就寢時腦袋仍高度活躍。他常常覺得疲累,原來是因為在睡時腦袋根本沒有休息,仍然在思索明天的事。

我們集中研究睡眠,因為那是許多慢性疾病如心血管、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的根源。若能從根源入手,便可降低慢性病的風險。我們希望用家透過我們的產品,在家中更好地管理慢性疾病。全球正面臨老齡化問題,而醫護人手總是不足,如何讓人們居家安老,已是個迫切的議題。

潘:這是第一代的產品,那下一代又如何?

梁:雲端的人工智慧收集到許多特別的訊息,例如有些人睡眠期間會突然少了一下心跳,這些數據將協助我們發展未來的產品。下一代產品主要和心血管有關,會分析用家睡眠時有否突然中風的風險、血管有否開始硬化等。

獲美FDA認證 參展拓客源

潘:這類醫療產品是否要通過一些嚴格的標準?

梁:沒錯,我們也是看中了這一點,那能提高競爭的門檻。我們的指環去年獲得美國FDA認證,未來銷往歐盟時也會申請當地的CE認證。消費者從這些認證便能區別出醫療和一般產品。

李:產品建立後,你們會怎樣進行營銷?是否要透過醫院?

梁:取得FDA後,我們的主要巿場其實是美國。我們會參展,從中認識客戶。此外,醫療技術很需要論文支持,醫生看重的不只是FDA認證,還會留意公司曾跟哪所大學進行過怎樣的研究,以證實指環的數據準確無誤。幸而香港的醫學院聲譽卓着,我們也跟中大醫學院緊密合作,共同發表論文。我們同時跟美國的名校合作,例如與史丹福大學共撰論文。這也許是醫療科技營銷的特色。

潘:美國與香港分銷商的性質是否也有差別?

梁:最大的差別在於,在美國我們除了找分銷商銷售產品,不時還會有科技公司主動叩門。可能它做了甲,我們做了乙,結合起來就能成為更有價值的丙。我們在展覽裏也會找到這類新夥伴,那便不純粹是分銷,還有助我們發展下一代產品。

天使基金提供多方面助力

李:創辦公司需要資金,政府也有扶助計劃,這方面你有什麼心得?

梁:我常勸勉年輕人,創業雖然是一種難得的經歷和學習,但千萬不要因為看到有補助便創業。你應該相信公司的願景和使命,才選擇投身創業。

政府補助當然有用,能讓企業加快成長,但更可取的是尋求天使基金。申請政府補助是漫漫長路,到你獲得資金之時,你想創立的業務可能已被人捷足先登,畢竟創業很講究時機。而相比五至十年前,香港已有較多天使基金,他們願意在初創階段投放資金。

李:可是要怎樣找到這些基金?

梁:香港的創投基金會積極尋找初創企業,有些還設立了共享辦公室,出租給初創企業,並且請租客每兩個月談談有什麼新意念,每人演講五分鐘,旁人只是聆聽也能從中學習新知。初創人士也可多聽這些演講,掌握創業流程。

不過,假如有天使基金願意投資,你也要看清楚合作條件,並非來者不拒。例如你會否擁有研發的自主權?這點最重要。第二是他們除了給你資金,還能給你什麼支持?有的能提供營銷渠道,有的能跟你分享營運經驗,那可能比資金更為寶貴。此外,可能他本身有投資其他生意,例如醫院和診所。假如你研發醫療科技,那就馬上可以找到營銷渠道,如是者你便更有興趣為你的初創企業引入這些投資者。

(修正:上周嘉賓的銜頭出錯,應更正為「李康善,中文大學協理副校長(創新及企業)」,謹此致歉。)

 

整理:謝冠東

 

《管理新思維》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與香港電台合辦,星期日下午2時至4時在FM92.6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EMBA網址:http://www.cuhk.edu.hk/emba/

節目預告:12月8日題目:數碼年代的電機工程;嘉賓:機電工程署署長薛永恒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