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15日

管理新思維

破格創新

統籌:陳志輝(中大EMBA課程聯席主任)

主持:陳志輝、劉彤、盧靄寧、程潔明

嘉賓:徐苑思(中大商學院客座副教授)

 

陳 陳志輝     劉 劉彤     盧 盧靄寧   

程 程潔明     徐 徐苑思(Elsie)

 

程:創新這個話題總像談不完,每次談創新總能帶來新點子。今天的題目「破格創新」就是一種新意,其意念源自EMBA同學早前的德國考察。

劉:德國企業令我們重新省思何謂創新。過往香港談到創新,就總會聯想起資金龐大、風險較高、科技先進,三者似乎缺一不可,而且創新一般是由無到有。但在德國,創新不一定由零開始,他們會善用現有的意念或技術,加以改良,那就無須投放大量資金。
人們常說創新是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框框思考),但他們還會think inside the box,在現有的規限下去成就創新。

盧:以發明亞士匹靈的德國藥廠拜耳(Bayer)為例。一名市場部員工想到,有些人會藉著聽音樂來紓緩頭痛,她就善用公司的平台進行這項研究。儘管公司覺得音樂與藥廠無關,但她仍沒有放棄,四出搜集資料,最後成功把紓緩頭痛的頻率融入到音樂之中,推出了紓緩頭痛的音樂應用程式。

陳:我們應該從問題的根源出發。如果說頭痛就只能吃藥,那就是只從藥廠自身的角度出發。結果它只管研發藥物,就只有投放更龐大的資金,冒更大的風險,用更高端的科技。這就像小朋友只想蕩鞦韆,你卻製造了幾十萬個車輪,但那根本不是他所追求的玩意,無法切中要害。

劉:我很佩服這位員工,雖然本身讀市場學,但卻嘗試在框框裡,發揮自己有限的知識,去解決同一個問題,作出貢獻。她並沒有因為自己不是藥劑出身,就裹足不前,放棄創新。

Google眼鏡讀資料即時傳送

陳:Elsie,你也有一個在框架內創新的事例,那是Google眼鏡。

徐:這是一個可穿戴裝置。當你戴上這個眼鏡,會發現它的角落有一個迷你電腦屏幕。當然,平時我們會用滑鼠操控屏幕,但用這個眼鏡,你只需要用眼睛或聲音控制,就可向它發出指令。最初Google打算向大眾推廣,但一般人卻認為得物無所用。

然而有些公司卻發掘到商業用途。DHL便讓倉務員配戴這副眼鏡。事緣過往他們點貨時要用掃瞄器讀取條碼,甚至手抄各種資料,手忙腳亂,不時還有手民之誤。然而有了這副眼鏡,一望就能讓電腦讀取資料,並立即傳送到伺服器,效率大幅提升。

陳:當初到底是DHL主動聯絡Google,還是Google提出邀約?

徐:其實Google找過幾家公司,希望推出一副企業版的Google眼鏡,招攬他們為客戶。DHL是其中一名客戶,有些醫院也採用了Google眼鏡,當醫生戴著它,就能馬上讀取病人的資料,而期間與病人的交談也能直接記錄,並演變為文字。這些資料能減少醫療失誤。

別讓大腦停留在舒適區

劉:DHL的總部位於德國,我們也有前往考察,看他們示範Google眼鏡,令我們嘆為觀止。DHL實力雄厚,大可投放資源從無到有製造新事物。但它也具備德國人的務實作風,如果有現成的工具,那倒不如嘗試把它加以改良,再納為己用。這是他們的創新方式。

程:除了企業應用,可否介紹一些日常生活裡的創新?

劉:那是我的親身經歷。我們進停車場時,通常要在閘口拍卡,但總嫌那拍卡器離自己太遠,常要把手伸到最盡,一個不慎還會把卡跌在地上,深感不便。但一項簡單的創新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把卡夾在伸縮棒上,要拍卡就輕而易舉,從此不再狼狽。

陳:如果從高科技的角度去處理,可能就要花很多資金和電力,利用人工智能遙距辨析;然而只消一枝棍就能解決問題。它也不算新發明,在海底隧道繳費時,收銀員也會用棍,棍前設一個籃來收費,只是沒有伸縮而已。

盧:有一位聽眾也問道,創新的精神能否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

徐:創新其實不過是用一種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事實上,我們應該養成這種習慣,經常尋求新的方法去做事,否則你很難會突然有創新精神。所以我很鼓勵大家把創新融入到日常生活。

一個簡單的例子:人們每天上班,可能都坐同一種交通工具。但你可否試一試另一種乘車辦法?也許會有意外驚喜,例如可能更快捷,又或發掘到一間心儀的食店,以後每天都在那裡吃個小籠包做早餐。

人很容易就會留守comfort zone(舒適區),不去尋求突破。創新的最大障礙,就在於我們的思想停留在comfort zone,對一切習以為常,視為理所當然。而世上大部分教育系統,都寄望學生只尋求某個單一的正確答案,結果令這種惰性根深蒂固。

陳:創新其實不一定要學識淵博,那講求的是洞察力。大家有沒有更多生活上的事例?

劉:怎樣才能有洞察力?就是要多留意受眾的需要。洗手間一般就是有洗手盆和廁所,其中洗手後的水其實並不太髒,所以我就看到有公司把這些水直接送到廁所的水箱,作沖廁用途。他們巧妙地結合了廁所內僅有的兩種潔具,並達到環保之效。這創新雖然簡單,但它反映了我們要從人類的需要出發。

徐:我在日本也看過這種設計。尤其現今人們視環保為一種生活方式,看到公司採用這種廁所便會更為欣賞,估計它會越來越受歡迎。

陳:據我所知,今天你還帶來一個60年代的經典案例,與我們分享。

徐:我們今天探討如何所費無幾,便能解決問題。當年美蘇冷戰,雙方進行太空競賽。美國太空總署NASA資源充沛,會盡力滿足太空人的需要。太空人指其中一個問題,是無法用筆書寫,因為沒有地心吸力,墨水便不能走出來,便促請當局發明一枝新筆,在太空也能寫字。結果NASA真的投放巨資,委託一家公司成功開發了這種筆,它不僅能在太空使用,還能用於水底和200度的高溫環境。

冷戰完結後,美蘇開始有交流。當蘇聯太空人在美國看到這種筆,也深感佩服,羨慕不已。然後他們說了一句:我們可窮了,只能夠用鉛筆。美國人才恍然大悟,當初用鉛筆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嗎?

百步之內必有解藥

陳:這就是同學所說的破格思維。
創新並不一定講求巨資、高風險和高科技。以前我一星期上三次健身室,但最近因教學時間改動,只能去兩次。有人提議我在家裡買一部跑步機,但既花費金錢,又很難有地方容得下。結果我找到一個簡單方法,就是早一個站下車,步行回家,還可順道看看街景。解決方案往往俯拾即是。所謂「百步之內,必有解藥」,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不一定要枉費許多功夫,有時候原來只要買枝鉛筆,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整理:謝冠東

 

* 「管理新思維」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與香港電台合辦,星期日2-4pm在FM92.6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EMBA網址:http://www.cuhk.edu.hk/emba/

* 節目預告:11月17日題目:香港醫療科技由「創」而「立」;嘉賓:倍靈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梁立慧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