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9日
最近市場似乎喜訊不斷,中美貿談第一階段進入直路,甚至提早放風指雙方同意分階段降低關稅,但環球股市對好消息的反應亦愈來愈小,不禁令人要問一句,這段升浪是真升勢還是假反彈?
之前曾講過,現時中港股市估值已相當偏低,未能上升的原因是欠缺催化劑,中美貿談有進展帶來經濟復甦憧憬,讓資金衝入投機,不過既然講明是投機,就不會持貨到天荒地老,畢竟經濟好轉是純粹空想,未有任何數據支持,只要反彈動力稍為轉弱,前一刻仍在買貨的資金,絕對會轉身逃走。
資金打法變 恐殺高估值
對一般投資者來說,現在最重要是分清在投資還是投機。若本來打算低撈博反彈,到股價升了一段,不但沒有沽出食糊,反而對股票更有信心,由短炒變成想長相廝守,這種心態就很危險。
中短線策略上,阿米認為,仍然可以選擇舊經濟股低撈博年結反彈。中國耐用消費品行業,譬如汽車和家電等,過去一兩年持續在下降周期,行業數據仍未有起色,惟現時的投資邏輯,無非是看中美談判開始步入正軌,對經濟恢復增長有一定憧憬,市場資金打法亦可能會轉變。過去兩年宏觀經濟環境不明朗而且偏淡,重注簇擁增長前景良好,同時與貿易相關性低的科技股,是上佳贏錢策略,例子有互聯網電商、社交平台龍頭、雲計算等等。另一種選股方法則是反其道而行,不求增長只求穩賺,每每選擇自由現金流及盈利都極其穩定的民生消費類公司,美股市場中一眾快餐股就成了寵兒,龍頭麥當勞(MCD)自然是表表者,就算估值較細的Wendy's(WEN),一樣長升長有。
因此,上述兩類股份的估值被捧至一個相當偏高的水平,「錢多過貨」、「有買貴冇買錯」這類評論,往往在泡沫尾段時經常出現。當來到宏觀經濟可能重拾增長的環境,包括基金經理等一眾機構投資者,或會對此類股份的偏高估值斤斤計較,美股當季業績期,績後見光死,「殺估值」式洗倉下跌時有發生。
相反之前無人理會的周期股,包括汽車、原材料、地產,甚至工業股(在日本股市中尤其多選擇),由於估值低,輸無可輸,市場反而願意給予機會。當然,炒周期股的難處,係一定要食糊,冇得揸過世,而且短線下跌幅度亦可以好厲害,操作上除了反應快,注碼策略也要較為精確,故炒周期股絕非易事,堪稱九死一生,筆者都難以三言兩語說得清楚。
總括而言,由今天起到年結之前,可以考慮逢低吸納上述舊經濟行業,到年結前炒波幅,此策略應該可行,有一定操作經驗的讀者,可藉此嘗試發個小小「聖誕財」。
筆者馮宏遠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沒持有上述相關股份。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美盼和解 日圓頓失寵 |
上一篇: | 解構八因素 孕育負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