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
《讀史論人生》(商務)入圍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好事,說明筆者的讀者群已年輕化到中學生的年紀了,此書介紹如何做一個理想的人,「聖人」才遠,「完人」易達,做一個值得自己尊重的人,並不難。本書也挑選了24篇有關錢穆大師的文章,錢穆去世快30年了,但著作已在大陸全部出版,讀者日增,香港不能落後。
判斷真正時代人物
錢穆注重中國歷史精神,在新亞書院變成新亞精神,今年70年了,但歷史精神是全民的。中國文化的精神就在論語一句「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在桃李爭艷時,無人見松柏,要到百花俱謝,才知松柏的可貴,這是中學生最好的格言,不可或忘也。
本書也有狀元考一節,勸人不必為狀元而喜或悲,父母想你當狀元,其實是害了你。狀元歷史上少有好結果,文天祥也要以生命作代價,而同期的狀元留夢炎,更百年後子孫不得安寧。狀元終身受人妬忌。
而做人最好成績一般在第11名,奇怪嗎,歷史紀錄就是如此。此書亦記了現代科學家黃大年,立志「青春無悔,中年無怨,老年無憾」,中學生在青春之際,率性而行,理想遠大,只知西方的普世價值,而不知中國價值的「智仁勇」,才是更普世,有智慧、仁愛、勇敢,三者合一,才是完人。
本書記載各類歷史人物,為害最大者當然是奸劣人物,甜言蜜語,似是而非。
年輕人為何要三思,才能日後無悔,時間花在讀好書,學知人,知道世人有時代人物和歷史人物,要判斷誰是時代人物,隨着時代已逝,才不會誤聽人言,不是嗎?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法興「極簡主義」副作用浮現 |
上一篇: | 可負擔的私家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