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0月28日

譚偉基 行業微觀

網絡保安以人為本

香港企業正加速向數碼轉型。隨着雲端及行動裝置等數碼技術愈來愈普及,並且融入業務運作中,企業將面臨更多威脅,如數據洩露、感染惡意軟件、勒索軟件、數據損毀及欺詐性電滙等。企業在進行數碼轉型時正承受更高的網絡風險,他們是否已經準備就緒以應對潛在的威脅?

安全風險礙數碼轉型

網絡保安廠商Forcepoint最近公布由資訊技術分析公司Frost & Sullivan進行的「2019風險及網絡安全」 調查,揭示香港企業未有優先考慮網絡保安,令其數碼轉型進程受阻。94%受訪企業表示已展開數碼轉型,惟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企業(71%)承認網絡攻擊阻礙其轉型進程,當中主要原因是企業領袖在構思數碼轉型項目時,未有考慮網絡保安,他們大部分是在項目開始後才考慮的。

雲端已成為數碼轉型的關鍵,事實上,82%企業有採用雲技術。然而,59%受訪企業認為他們的雲端服務供應商會承擔所有保安責任。這種對保安責任的嚴重誤解,將成為更多網絡攻擊的誘因。

正常而言,保安及遵守法規是企業與雲端服務供應商的共同責任。首席資訊科技總監(CISO)必須了解雲端服務供應商的責任範疇(一般是指雲端基礎架構)及企業自身需要承擔的責任(一般是指數據和瀏覽數據權限的政策),以確保企業能夠覆蓋最全面的雲端安全需要。

調查更顯示,企業現有的網絡保安措施不足以防範網絡攻擊事故。

在過去的一年中,近四分之一的香港企業承認曾發生保安事故,91%企業在保安事故中經歷了1小時至1天的內部和外部服務中斷。這帶來實際的業務風險,影響整體生產效率和財務表現。更糟糕的是,網絡保安事件有機會損害企業的聲譽,導致大眾對企業的可靠度及其保護數據安全的能力缺乏信心。

識別異常行為

在現時以流動和雲端為優先的操作環境中,保護員工和數據對於企業保安最為重要。這可以透過採用以人為中心的保安戰略,專注了解用戶在使用網絡和應用程式時,識別其異常行為。如果數碼身份受到威脅,以人為本的網絡保安可以幫助識別與其「正常」行為模式的偏差,並發出警告提醒保安管理員,讓他們能夠快速作出應對,並根據該身份的較高風險評分設立自動回應。

作者為Forcepoint亞太區技術總監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