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0月5日

洪文正 經管錦言

《施政報告》的電動車政策

回歸以來,香港共有四任特首,各人對電動車政策的態度均有不同。董建華在任時,全球電動車發展尚在研發的起步階段,所以董建華發表過的8份《施政報告》未有就電動車政策作長遠規劃,也是可以理解的。曾蔭權接任後,電動車研發已進入成熟期,生產商開始推出產品進入不同市場。曾蔭權有高瞻遠矚的視野,並在2009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長遠的政策目標,是令香港成為亞洲區內最廣泛使用電動車的地區之一。」曾班子任內的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更於2011年提出在全港裝設1000個充電器,數目比路面上的電動車還要多。這個基礎建設的決心,無疑是對環境及電動車發展的重要投資。

須有長遠目標規劃

到了梁振英擔任行政長官時,各國政府已開始研究淘汰汽油車的時間表,打造零排放的路面環境。梁振英曾經在2014年的《施政報告》提出,主要官員會率先試用電動車,但後來未有落實。翌年,中央政策組發表《推廣使用電動車背景研究》報告,是特區政府首份針對電動車政策的深入研究。隨着全球最大電動車生產商數年前大力開拓香港市場,零稅項政策在梁振英時期終於見效,電動車數目在數年間急速增長,好像突然間香港的電動車四處都有,而商場的電動車泊位更一位難求。其他亞洲地區當時亦驚嘆香港的電動車發展可以這麼厲害。

但最令人意外和摸不着頭腦的是,當屆政府在2017年的預算案宣布取消零稅項政策,電動車發展立即停頓下來。林鄭月娥上任後,社會對電動車政策朝令夕改的批評不絕於耳,她的班子之後才嘗試修正,先後提出「一換一」政策,及額外增設1000個電動車充電器,但電動車普及率仍然未過2%。近年電動車的發展比政府的決策快,官員不能單靠斬件式政策應對,必須重新制定長遠目標作出規劃。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發表《國際電動車展望》(2018 Global EV Outlook)的推算,2025年全球電動車將突破2500萬輛。屆時所有車廠製造的新車中,每4輛車就有1輛是電動車。世界多國都已訂出淘汰汽油車的時間表,當中以挪威最進取,訂於2025年禁售燃油車,德國和英國分別是2030年、2040年。但特區政府去年才提出研究淘汰柴油車,步伐較其他地方慢。制定長遠目標的好處是讓持份者及早作準備,汽車生產商需要時間調整市場策略,停車場管理者亦要提升設施應對電動車普及化的需要,同時教育消費者要改變用車習慣,共同為路上零排放作出貢獻。

除了訂立淘汰汽油車的時間表外,政府建立電動車車隊也可向社會釋出正面訊息。加拿大、中國、法國、挪威、瑞典、英國及美國共7個國家早於2016年簽定「政府車隊聯合宣言」,承諾更積極採購電動車。當年梁振英許下承諾由主要官員率先試用電動車,可惜至今仍未兌現。林鄭政府應以身作則,仿效其他國家的做法,就建設政府電動車車隊訂出明確目標。

領社會步向零排放

根據國際油價監察網站(www.globalpetrolprices.com)截至本年9月16日,香港的油價是全球最貴,每公升高達2.21美元。推動電動車普及化不但可以減輕汽車的燃料成本,亦可解決路面排放問題,可達一石二鳥之效。電動車發展漸趨成熟,價錢亦趨大眾化,隨着科技和電池技術發展,電動車的性能將以快速的步伐提升,價格亦可望更加合理,市民購買電動車的門檻會愈來愈低。筆者期望林鄭特首在新一份《施政報告》訂出電動車普及化的具體目標及更多政策,帶領社會走向路面零排放的時代。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