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9日
上周五中國主動對美國進口貨品上調關稅,引發華府再加徵關稅反擊,消息令股市的反彈幅度化為烏有,主流意見當然是風高浪急要沽,不過,筆者認為,市場有部分「人所共知」的預期,有可能出錯,需要重新審視,以下是其中3項。
一、誤判特朗普只是商人
其實自從特朗普擊敗希拉莉當上美國總統,市場當時已經講他具有商人本色,只要中國給他或他的女兒甜頭,很容易取得共識,故此在特朗普上任初期,中國邀請他訪華,並在故宮見面,簽下一系列協議,以為中美將聯手領導全世界,10年後超越美國。
怎知到了幾個月後,美國突然加徵關稅,起初大家也以為他是商人要錢,只要中國多買美國商品,打發他走便可以,哪知道雙方打關稅戰愈來愈勁,今年底有機會演變為全面貿易戰爭,很明顯不是要錢,而是要消滅中國超越美國的機會。
二、高估特朗普達成協議的需要
其實特朗普多次在Twitter強調,能夠與中國達成協議當然好,如果最終無協議也不壞,此說法可能才是心底話,因為美國開出的條件,答應了整個國家將有根本性的變化,大家都知中國基本上不可能答應,若果無協議,代表雙方開打,如果本來的最終目標是打到中國一沉不起,對美國來講開打也非壞事,甚至正中下懷。
三、愛國還是連任重要?
坊間評論流行一種看法,就是特朗普不是為錢,一定是為權,所以連任對於他很重要。
其實所謂連任,要看對手是誰,如果筆者是特朗普,對住拜登只要大打中國牌,瘋狂嘲笑拜登,對中國更加強硬便可以;如果對住沃倫(Elizabeth Warren),因為她是對中國超級強硬立場,新疆和中興事件都有參加聯署,到時跟特朗普一齊開炮,中國的形勢只會更差。
所以,就算中國不應承特朗普,他還有很多牌可以打,對中國的影響隨時更負面。
增持黃金對沖貨幣風險
如果貿易戰只是第一波,之後還有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的攻勢,市場能否維持穩定的局面,是未知之數,因為仍有很多人認為特朗普只是想「屈錢」,最後會妥協。如果有5%機會他不是為錢,而是要消滅中國超越美國的機會,當關稅加完之後,便會審視下一步,其中一個可能的手法,便是抽緊新興市場的美元供應,例如今年美國石油每天的出口量會由300萬桶增加至400萬桶,明年更會增加至500萬桶,此舉勢必令油價進一步受壓,同時由於美國石油肯定以美元計價,全世界尤其是新興市場的美元,將有機會變得更緊張。
美元「由放變收」的影響,已經開始在新興市場浮現,除中國以外,大部分新興市場股市已經跌至四腳朝天。
在這種危機四伏的情況,投資者除了思考股市應不應該撈底之外,亦需要買入黃金,對沖貨幣風險,因為美元短缺,通常伴隨金融危機的來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內企乏投資派息 中概ETF不妨吸 |
上一篇: | 恒指估值便宜?未屆吸納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