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8月23日

與CEO對話

17年的麥肯錫生涯

統籌:陳志輝(中大EMBA課程聯席主任)

主持︰陳志輝、張璧賢

嘉賓︰倪以理(麥肯錫資深董事兼大中華區總裁)

 

陳 陳志輝     張 張璧賢     倪 倪以理

 

張:麥肯錫是商界的少林寺,有人還說在麥肯錫過的是非人生活。你自2002年加入麥肯錫,想不到一待便是17年。是因為好勝嗎?還是有其他原因?

倪:從小到大我都喜歡玩耍,有很多嗜好。與其說是好勝,我反而覺得那是源自我對很多事情都很好奇,喜歡嘗試,而麥肯錫給了我各種機會。

從考試學會逆向思維

張:你自小在拔萃男書院讀書,中學時卻突然說要去美國升學,還能拿到全級第一,真的不容易。那是你一直以來的目標嗎?

倪:自七十年代起,每年考第一的名字會被刻在校園內,我記得後面還刻上Hong Kong,令我引以為榮。其實我只是找對了學習方法而已。第一,你得找到老師說的重點,老師上課的用詞、說法和眼神都是關鍵,從中你可以估計這是否考核的重點。第二,閱讀考試題目時,你要思考它想考驗你的到底是什麼,它希望你寫出怎樣的重點,你得運用逆向思維。而在美國讀書要拿A,你還要多想一步──其他人會怎樣回答?你想得通,才能令自己的答案更為突出。我習慣了以後,就自然把這些思考方式套用到工作上。客戶說什麼、不透露什麼,以及言談間的目的都是重點,這些都是以前答考卷讓我明白的。

張:到你入讀哈佛,為什麼會選修經濟學?

倪:我想找一門專業可以讓我少讀一點學分,但又容易畢業和拿高分。聽說修讀哈佛經濟學系投入的努力和回報能成正比,就選了它。

為獲聘用誠意打動

陳:Joe曾在麥肯錫打暑期工,表現相當好。他們求才若渴,並請你畢業後加入他們。你卻堅信要在年輕、最輸得起的時候嘗試創業。可惜當年科網泡沫爆破,被迫由老闆變成打工仔。此時,你想起當初麥肯錫的邀約,就考慮重投懷抱。當時你條件優秀,學歷驕人,為何最終也選擇回到麥肯錫,而不是轉投其他公司?

倪:原因很簡單,在我就讀大學和MBA課程的7年間,每年暑假都會做一份暑期工,所以我曾在7家公司工作,有投資銀行、律師樓及麥肯錫,也有電影行業,而印象最深的就是麥肯錫,因為與同事比較投契,公司也很優質。所以那時求職我並沒有漁翁撒網,而是直接找當初與我面試的那位麥肯錫主管,告訴他現在我的經驗更豐富,希望重新申請兩年前拒絕了的職位。於是他安排了另一位同事再跟我進行面試,但那時大約11至12月,那位同事要放假,並沒有空,着急的我便向他的秘書查詢他的行程,我想無論如何也總會找到空檔。最後就約了在他出發前往機場的那個早上,6時多前出現在他舂坎角的家門前,然後在他前往機場的途中進行面試,大約在第二年的4至5月我就入職了。

陳:你認為自己是憑什麼打動到他呢?

倪:那時他不下十次詢問我是否真的想到麥肯錫工作,於是我就不斷強調自己真的很想回來。

張:回想當時加入的情況,是否與你做暑期工時的環境一樣呢?你又有想過要離開嗎?

倪:當年的經驗非常寶貴,我加入麥肯錫的前3年大多接觸內地項目。第一個項目在北京,我剛上班不夠5天,就到北京出差了三四個月,然後再遷往上海、杭州。初時我感到不太習慣,因為文件全是中文,包括簡報和電郵。雖然我在香港讀到中三,但以男拔中三畢業的中文水平,未必能對中文文書應付自如。

起初,我製作簡報都會先寫英文,然後請同事翻譯成中文,我再檢查,確保內容切合客戶所需,再請客戶最後確認。我明白這種情況不能持續,假若是凌晨時分工作,我實在很難請同事臨時幫忙翻譯。於是我慢慢學習以拼音打字,所以在內地工作的最初半年,令我不禁回想起在美國學習英文的日子。在內地我自行研習拼音,遇上不懂拼音的字,就花大量時間研究,甚至尋找文章複製需要的文字。一年之後,我成功克服了這個問題,能夠掌握讀、寫、聽、說。

內地工作的經驗讓我有機會成長,以及建立人際網絡。以前要開口說普通話,心裏不免有點害怕,直至有一次,與一位口音較重的南京客戶溝通,令我想到自己雖然也有口音,但至少比別人好,從此就克服了心理障礙,這次的經驗令我豁然開朗。

張:除了語言障礙,你在內地應該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內地出差得着甚多

倪:我認為我遇到的問題不算太大。當時,不少人覺得我不了解內地國情、文化,未必為內地人所接受。但有一天我想通了,如果他們需要一位在內地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大可從十多億人中慢慢揀選,而與他們的差異,就正正是我的價值所在,那反而是我的長處。內地同事對我的思考和生活方式都感到相當好奇。

過去十多年是中國創業的黃金十年,我的客戶不論是大、小公司,都有十倍、百倍的增長,我見證着他們乘着中國發展的趨勢而騰飛,就如小米創辦人雷軍所言「風口站對了,豬也可以飛起來」。看到這班中國企業家克服各種挑戰,取得成功,我也有不少感觸,而自己能在這個過程中幫上忙,是我這十多年來最大的得着和驕傲。

陳:你說過幾次「我想通了」,即是你改變了思維,以活在當下的心態面對不同的境況,你為什麼會培養出這種思維呢?

倪:我小時候喜歡下棋,這些遊戲讓我學會不斷反思和學習。還記得我第一次想通的經歷,是小三四的時候,我默書不及格,對當時的我來說打擊不小,心情低落了好幾天,但到了小六的時候回想,發現原來隨着時間過去,就會明白當年的事情其實微不足道。

從此以後,遇到失戀等不同問題,我都知道當時間過去,事情就會變得不足掛齒。想通之後,我就明白種種令自己情緒激動的事,只要過後冷靜分析,就會發現其實是小事一樁,毋須哭起來或做儍事。小六的我想通之後,後來遇到其他問題,都會回想這次經驗,得以自強。或者有人認為是「阿Q精神」,但只要最後能自強,我認為就足夠了。

張:小小的挫折有助我們自強,以準備面對日後更大的挑戰。你在麥肯錫工作了十多年,有遇到重大的困難,令你感到挫敗嗎?

倪:當然有不少,我們的工作環境緊張,需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大量工作。我曾多次與客戶、上司有意見分歧,工作中亦有不少特別的經歷。我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沙士的時候,我要坐飛機到杭州,機上空無一人,就只有我和空姐。當時我感到萬般無奈,其他人連出門也不願意,而我卻在無法選擇的情況下要到外地出差。我戴着N95口罩,與同樣不想上班的空姐一同前往杭州。我內心有很多疑問,問自己是否值得呢?我會否染病呢?有時又要深夜上機,遠赴一些不太願意前往的地方,像這樣難忘的經歷其實不少。

我前兩個星期在上海重遇那位舊客戶,提起當年我們在杭州一同戴着口罩的日子,他如今是中國一家大公司的CEO。當年的經歷成就了這段深厚的感情。

難忘主席專注用心

陳:在麥肯錫裏,你有沒有一位偶像,讓你從他身上獲益良多,令你印象深刻?

倪:我有不少偶像,其中一位是曾擔任麥肯錫全球主席9年的Dominic Barton,當時我年紀尚輕,他是我的mentor(導師)和evaluator(表現評核員),我還記得他來跟我聊天,眼神非常專注。他對我的關注深深打動了我,他着我想想在公司工作5至10年後的光景,想像的不是工作範疇,而是到時會有一個怎樣的朋友圈?要達到這個期望,我要怎樣幫助你呢?那時候他是全球主席,而我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職員,他這一番話令我有好幾晚徹夜難眠。

後來我發現他與不同的人都能建立深厚的關係,正因他願意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放下所有事情,專心和你溝通。這件事對我這種缺乏專注力的人來說,實在不容易。到了今時今日我不論面對家人、客戶和同事,都會不斷提醒自己與人相處時需要專注和用心。

陳:專注是一種態度,在和你相處的十分鐘裏,他的整個世界就只有你。有了這種心態,身體語言自然而然也會顯示出對你的尊重,例如眼神和手勢。

倪:我跟Dominic Barton聊天的時候,他甚至寫下重點,這令我很驚訝。

陳:有了這些記事,他便可再作跟進行動,帶來具體成果,對方便更感尊重。可是在現實中,很難遇到這樣用心的人。

對社企如獲至寶

陳:商界給人的感覺多是在商言商,以金錢掛帥,但你反而願意投入慈善活動,更成為「鑽的」主席。是什麼原因驅使你這樣做呢?

倪:我從大學開始就會參與不同團體的活動,工作不久後,有些朋友希望討論社會政策,便一起成立了「三十會」。後來大家談到社企,我一聽之下就覺得這個議題是為我度身訂造。社企追求「double bottom line(雙底線)」,一方面要做到可持續,維持生計,另一方面要對社會有貢獻。

香港人常給人市儈的形象,雖然捐錢不遺餘力,但是在賺錢的時候卻但求最高利潤。而社企則將兩個概念合而為一,當時很多非牟利組織都在討論商業模式,這正是顧問的專長,我便趁這個機會貢獻社會。我很享受這個角色,所以不知不覺間就參與了更多這類組織的活動。

張:你要兼顧社企和麥肯錫的工作,可否分享時間管理的心得?

倪:時間固然永遠不夠用。我認為時間管理代表一個人的價值觀。值得投入和自己重視的事就多做,不想開的會、不想見的人就盡量少去少見。一個人的時間表排滿自己討厭的事是很可悲的。盡量多做能增加正能量的事,讓它們填滿你的時間表。

整理:謝冠東

 

《與CEO對話》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與香港電台合辦,由8月5日起,一連八集,逢星期日下午2時至4時於香港電台第一台(FM 92.6–94.4)播出。節目亦會相繼於港台電視31/31A、有線財經資訊台、now BNC及now Direct等頻道播放,時間請參閱EMBA網址︰http://www.cuhk.edu.hk/emba。聽眾亦可透過港台網站(radio1.rthk.hk / tv.rthk.hk)、流動程式RTHK Mine及RTHK Screen收聽、收看或重溫節目。

* 節目預告:8月25日嘉賓: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