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0日
近來政經大事瞬息萬變,香港如是海外如是。美元兌人民幣突然快速跌破7算,「破七」未夠一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即宣布把中國列為滙率操縱國,揚言要以關稅及其他政策去懲罰人民幣貶值,市場對中港美三地股市看法都不樂觀。
阿米相信「侵總統」本來並不打算一口氣大增中國關稅。過去兩年侵總統曾施壓將部分中國進口貨品徵收25%關稅,算是試出短期這是雙方的底線,越過此線結果只會兩敗俱傷。
現在與美國民生關係較大的中國貨品,起始關稅只是10%,更重要是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延續性,清楚讓大部分在海外設廠的各國企業知道,美方會持續對中國徵收關稅並漸進提升,就是要長期依賴中國的「廠佬」,死心塌地慢慢將他們的生產線搬離中國,逐步分散在東南亞地區,包括泰國、越南及馬來西亞等,從而達到削弱中國製造業的最大效果。
如果中國準備照辦煮碗,在去年美國首次加關稅時,以放任人民幣貶值的方式去抵消關稅對貨品成本影響,一開始無疑會打亂美方步伐,但亦會間接令美國提早把貿易戰升級,令本來只是有秩序地小打小鬧的中美關稅戰,快速演變成貨幣戰及金融戰,「泥漿摔角」往往不是鬥招數殺傷力高,而是鬥長命,政局經濟兩皆陰乾,對投機者來說只會是無盡折磨。
美方精準關稅制衡中國
其實美國有什麼板斧可以對付中國?阿米就以最近一單新聞作為例子,就算只係講關稅,收得精明都絕不簡單。美國宣布對中國出口廚櫃,徵收最高229%懲罰性關稅。
其實這種具有針對性同時極高稅率的關稅,美國已經不是第一次實施,數年前中國量產太陽能電池原材料多晶硅,售價較歐美明顯為低,當時美國曾徵收超過100%懲罰性關稅,作為應對中國反傾銷的措施。
其實從美國角度看,只要徵收關稅項目不會普遍影響民生,加幅是可以極高極狠,上述中國廚櫃的例子,正是不留半分盈利予中國商人,「賺幾多收幾多」,令售價較高的美國製廚櫃重獲生存空間。
第二種大招式,就是針對企業下達制裁禁令,之前美國把華為列入黑名單,在中美重開談判時曾經給予臨時許可,但近日又再撤回,可以預見類似反覆制裁及解禁將無日無之,制裁企業名單亦只會愈來愈多,對海外公司而言,與中國企業進行貿易的不確定性太高,亦在迫使他們將供應鏈重組。
如果中國官方以為透過貨幣貶值就可以解決貿易問題,未免將事情看得太簡單,有掩耳盜鈴之感。不過從滙率角度看,假如短期內美元兌離岸人民幣(CNH)未能重新返回7算以下,意味着跌破7算是官方授意,之後會是漫長的貶值潮,中資股亦必然拖累港股市場反覆下跌。
遠期遠價國指Put對沖
投資者不妨考慮趁8月港股反彈,引伸波幅稍為回落時,小注買入10月國企指數約4%價外的認沽期權,對沖人民幣陰跌帶來的持貨風險。
筆者馮宏遠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全球「燥熱」 投資者流冷汗 |
上一篇: | 這是最壞的時候 也是最好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