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8月8日

呂梓毅 沿圖論勢

你夠錢退休嗎?

筆者本周外遊,避免寫一些有時限性的題目,因此與大家重溫及談論一個較「輕鬆」的課題──退休部署。

在芸芸理財部署(financial planning)中,「退休」堪稱是最重要的一環,始終這影響退休後十多至數十年的生活質素。由於香港退休保障(福利)有限,為着有舒適的退休生活,市民唯有自求多福。然而,偏偏在退休安排上,牽涉變數(不確定性)甚多,當中難度令部署過程變得絕不輕鬆。筆者嘗試逐一解構當中的細節。

退休保障安排中,首要須解答的問題是:究竟要多少退休金預算?是否正如早前坊間一個電視廣告聲稱相當於「而家嘅使費300倍」乎?

無疑,利用目前(或預計退休後)每月生活費開支作為退休預算,也許是一個頗為有效的切入點,因為大家也許都希望退休後的生活質素,跟目前在職時(臨退休前)大致相若。

事實上,參考外國理財顧問其中一個慣常做法,便是大概以此作為預算基礎。不過,300倍是否足夠呢?若然,退休金又是否相當於預算每月開支乘大300倍,例如:現在每月使費1萬元,退休金便相當於300萬元呢?

計算四大變數釐訂每月儲蓄

正如前文所述,退休部署須面對的變數或不確定性眾多,包括:(1)退休年齡/距離退休的時間;(2)預期壽命;(3)通脹預期;(4)預期回報率等。簡言之,預期壽命愈長或通脹預期愈高,所需退休金預算便愈大;反之,預期回報率愈高,所需退休金預算便愈少。只要定了以上變數的假設數值,便可推算出退休時所需退休金額及目前每月儲蓄金額作退休部署。

至於訂立以上4項變數,也非全部「靠估」,確可作一個合理的推測(educated guess)。例如退休年齡相對容易掌握,目前香港雖沒有法定退休年齡,不過一般退休年齡介乎55歲至65歲之間是合理推測,而65歲是可提取強積金的所需年齡。

預期壽命方面,根據衞生署數字顯示,2018年男性和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82.2歲和87.6歲(註:要注意香港預期壽命在過去50年保持反覆上升勢頭),這也大致解釋為何電視廣告說要300倍(相當於25年)的使費。不過,實質所需退休金,其實還要考慮退休期間通脹水平(即退休金要維持目前購買力),以及退休期間的回報,因為退休金不是放在床下底或保險箱內,也可以在退休期間保持增值(儘管因為購買較保守的資產,增長速度可能較慢)。只要訂下以上4項變數的假設值,便可以推算出所需退休金。

具體而言,假設:(1)退休年齡為60;(2)預期壽命為90;(3)預期平均通脹水平為每年2.5%(相當於目前美國CPI按年升幅的30年平均水平);(4)退休期間預期投資回報率為5%;(5)假設退休後生活使費,相當於「目前購買力」(present value)每月1萬元。

所需退休金可參考推算數字【表1】。例如,倘若讀者目前為40歲,計劃60歲退休,若屆時擁有419萬元,這筆錢便足夠應付相當於「目前購買力」每月生活費1萬元開支,維持至90歲(假設退休後退休金每年投資回報率為5%,退休後每年通脹為2.5%)。當然,若生活費開支要求更高,只要乘大所需退休金便可。例如退休後生活使費開支預算,相當於目前購買力每月2萬元,按以上例子,所需退休金便是838萬元(419萬元×2)。

那麼,倘若實質退休後回報率和退休前通脹率偏離預期水平,即5%和2.5%,對所需退休金預算將造成多大影響呢?

簡言之,其他因素不變,倘若退休金在退休期間回報率愈高(愈低),所需退休金水平便會愈少(愈多);反之,視乎距離退休時尚有多少時間,若然預期通脹愈高,所需退休金也較多【圖1】。

以前述例子,若然退休金在退休期間回報率每年達4%或6%(較原先預算低和高1個百分點),所需退休金便分別增加14%和減少12%【圖2】。至於,退休期間預期通脹由前2.5%上升至5%,視乎目前尚有多少時間才退休,所需退休金會激增78%至2.7倍不等!由此可見,在退休部署按所面對的不確定性和挑戰,確實不少。

複利效應宜及早部署

無論如何,究竟需要(儲蓄)多少資金才夠退休呢?若然要達致【表1】目標,假設退休前每年平均回報率可達7%,視乎目前歲數和計劃退休年齡,可見每月所需儲蓄金額介乎1200元至44500元不等【表2】。由此可見,除非目前仍然十分年輕,或/及預算退休年齡在65或70歲,一般情況目前強積金每月最多儲蓄3000元,是絕對不足夠應付退休保障安排,更何況對某些人來說,每月目前購買力1萬元生活使費開支未必足夠。

最後,有兩點值得補充。

首先,延遲退休部署造成的影響巨大。科學泰斗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指出,宇宙最強的力量便是複利(compound interest)。若你延遲退休部署安排,由於資金複利時間縮短,對退休部署可造成巨大的影響。以剛才提及的退休安排為例,即退休年齡為60歲,並假設預期通脹和退休前及後的投資回報率分別為2.5%、7%和5%,在現時不同的年齡下,延遲退休部署安排5至20年不等,每月所需增加儲蓄的資金便會出現三成至數倍的升幅【表3】。

由此可見,退休安排愈早部署,達到目標的機會便愈高。

其次,愈早部署,達到退休目標的機會便愈大;這除了複利因素外,從股市投資角度看,其一大特性是長線多呈反覆上升的趨勢。即投資時間愈長,錄得回報機會便愈高。這方面利用一些模擬演算法說明會較易理解。

筆者以過去20年和過去30年恒指每月回報率, 以蒙地卡羅模擬法(Monte-Carlo Simulation)計算不同每月回報組合的複合年均回報率(CAGR%),可見前者21.6%錄得虧損,後者只有3.4%機率而已。由此可見,投資(指數)基金時間愈長,錄得正回報的機率便愈高【圖3】。

讀者若有興趣因應自己實質情況和要求計算所需退休金,可瀏覽信報網站「退休金計算機」(https://www2.hkej.com/wm/mpf)。

信報投資研究部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