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7月12日

梁天卓 經濟3.0

囤積居奇的中港迷思

囤積居奇這成語源於呂不韋扶植秦昭王孫子異人的故事。當時秦趙兩國交戰,而秦國昭襄王孫子異人正在趙國做人質抵押,生活窮困潦倒。商人呂不韋有見及此,認為「此奇貨可居」也,於是把異人當作一件奇特的貨物囤積起來,想盡辦法把異人弄回秦國去,令異人心存感激,留待日後發大財。當然,The rest is history。異人逃回秦國,後改名為子楚,再後來子楚繼位成了莊襄王,死後其子政成了秦王,尊呂不韋為相國。

與謀取暴利畫上等號

這是一個風險巨大,同時又回報巨大,最後成功獲利的風險投資故事,不知何故,後世卻對囤積居奇有着莫名其妙的反感。無論在中國還是香港,從政府到時事評論員,大家總是讓囤積居奇和謀取暴利畫上等號。

最近大陸的水果價格上升不少,根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按月份來看,2019年6月內地富士蘋果批發價達到12元人民幣一斤,按年上升接近一倍;同一組數據在5月分別為10.5元人民幣和67.2%。中美貿易戰應該是背後的主要原因,不過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同時認為要警惕這些農產品,「因金融屬性而出現的炒作、囤積居奇等現象,對市場價格預期帶來影響。」

在香港,不少人都對囤積居奇有負面的想法。就以最多人關心的樓市來說,無論是私人樓宇的空置還是新界棕地的買賣,市民甚至民間的智庫都認為牟取暴利的地產商是在囤積居奇待價而沽,他們以及在背後以各種土地政策支持他們的政府,是香港樓價穩居世界第一的幕後黑手。

無論是中國還是香港,大眾對囤積居奇的想法多少對政府政策都有點影響。在大陸,發改委好幾年前已經在檢查市場價格,查處經營者在生產自用外超出正常儲存量或者儲存周期,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價格異常波動的商品時,其「牟取暴利」的行為將會被公開。

事實上,幾年前就有好幾家企業因為「擅自提高柴油價格」而遭到罰款。在香港,有民間智庫一直認為「解決辦法不可能是口號式地高呼『增加房屋供應』,而是需要有效的房屋政策,讓房屋用得其所,減少資源浪費或囤積居奇。」於是經常提議以空置稅來回應地產商「囤積居奇」。

幾日前徐家健贈了我一本大陸專欄作家江小魚的經濟散文結集《經濟學的尋常巷陌》,書中不少章節都提出了一些中港同樣面對的問題,當中有浪費食物、劏房、廣場大媽等,另外亦有不少文章寫到中港兩地人民同樣對一些經濟現象(如囤積居奇)的誤解。在「囤積何以居奇?」一文中,江小魚除了提到呂不韋的故事之外,亦以不少例子說明囤積居奇要面對的風險,並不是一盤穩賺的生意。

空置稅難令價格回落

無錯,懂得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這些政策都不會令物價回落,因為大家都搞錯了囤積居奇背後的經濟因由。

關於空置稅,我去年在其他專欄已經寫道︰「更重要的是,即使發展商或業主真的在『囤積居奇』又如何?所謂『囤積居奇』,是指商人囤積大量商品等待高價出賣,從而『牟取暴利』。

「要真的『牟取暴利』,那就要在沙士時囤積,在臨跌市時放賣。換言之,『囤積居奇』其實有助在樓市高峰時壓抑樓價。事實上,根據差餉物業估價處數據,私人住宅單位空置率在1997年和2016年(數據中最後一年)達歷來最低(只有3.8%),而空置率最高的年份呢?無錯,就是2003年。」

有留意友報的留言版都知道,香港的五毛(以人均算)不會比大陸少;看政經評論,環顧香港的專欄文章大部分都是濫竽充數。我同意徐家健兩日前說的話︰「選一個志趣相投的內地人交個朋友,或者揀一本有水平的內地作品讀讀,你會發現文明衝突與中港矛盾可以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